哭伯姊二首 其一
弟為龜湖妹制碑,伯姬舍我復何之。
今彤史筆嗟誰炳,古錦囊詩獨姊知。
起絮撒鹽才有間,燎須作粥力安施。
瀾湍石畔霜風冷,行路無情亦涕洟。
弟為龜湖妹制碑,伯姬舍我復何之。
今彤史筆嗟誰炳,古錦囊詩獨姊知。
起絮撒鹽才有間,燎須作粥力安施。
瀾湍石畔霜風冷,行路無情亦涕洟。
弟弟為龜湖的妹妹制作碑石,長姐離我而去還能去哪里呢。如今記載女德的史冊,可惜不知誰能如姐姐般光彩照人地書寫;那古時錦囊中的詩篇,只有姐姐最懂。才女們詠雪的才情與姐姐相比略有差距,我想像唐代李勣燎須為煮粥那樣照顧姐姐卻無法施展。在瀾湍石畔,霜風寒冷,就連路過的無情之人也為之落淚。
龜湖:可能是地名。
伯姬:古代對長姐的稱呼。
彤史:古代女官名,負責記載宮闈起居等事,后泛指記載女德的史冊。
錦囊詩:用錦囊裝著的詩,常指佳作。
起絮撒鹽:“起絮”指東晉才女謝道韞以“未若柳絮因風起”詠雪;“撒鹽”指謝朗以“撒鹽空中差可擬”詠雪,這里指才女的才情。
燎須作粥:唐代李勣為生病的姐姐煮粥,不小心燒了自己的胡須,體現對親人的關懷。
涕洟:哭泣流淚。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當時姐姐去世,詩人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懷著對姐姐的深厚感情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悼念姐姐,突出了姐姐的才華與品德。詩人用典和環(huán)境描寫等手法,增強了詩歌感染力,在表達親情與哀思方面有較高文學價值。
文房還怕坐,舊業(yè)豈空拋。
匣墨堅于鐵,盆花亂似茅。
唐娥蠶伏繭,王猛虱捫巢。
胃氣方蘇醒,秋菘抵盛殽。
九曲潮江水,
遙通海外天。
客程馀百一,
江路故回旋。
犬亦鄉(xiāng)音吠,
鷗依岸影眠。
艫聲催欸乃,
既有曉行船。
延賞高三讓,
殊科擅一鳴。
元賓文未極,
長吉記先成。
妙語遺膏馥,
玄談悟死生。
行人痛埋璧,
父子若為情。
蕩蕩天寬眼亦寬,
區(qū)區(qū)笑爾井中觀。
帆來狗國毛人遠,
樓倚牛郎織女寒。
迅速年華榆燧改,
槁枯世味蔗滓殘。
絕憐棺糞紛紛夢,
未必槐安果是安。
時服頒周府,
薰弦奏舜廊。
未知新帖子,
幾首似歐陽。
蓬窗聽雨夜迢迢,誰遣尊前慰寂寥。楚畹眾香都好在,堯階瑞草不曾凋。
來雁霜天楚客歸,野情祗受薜蘿衣。只今白社詶裴迪,絕勝朱門薦陸機。
金石笙篁絕代無,
鼪鼯藜藿正乘除。
園翁但愛城泥暖,
侵早鋤霜種晚蔬。
羅帳掛金鉤,
薰爐香霧收。
起來紅袖冷,
獨坐怕梳頭。
無端離合惱恨多,
博得愁城喚奈何。
記取花陰斜月夜,
咿唔聽唱懊憹歌。
繁花映藥房,細柳遮桃戶。不辨七香車,只認門前樹。懷人春恨長,瞥見相思苦。好似夢中云,憶著無尋處。
朝來莫倚樓,樓外愁煙織。落盡碧梧桐,一夜新寒色。籬菊映殘枝,江雁飛連翼。時節(jié)又開爐,只是無消息。
園林昨夜拂清飆,
銀漢秋高玉宇寥。
月下有懷詩共約,
山中無事俗全消。
金風自與群芳遍,
玉露還將百卉凋。
聞說西郊仙境近,
杖藜應去一逍遙。
柳條霜又綠,不忍記離群。遠道逢投札,空齋疑對君。夢將池草得,心以澤蘭薰。露白金臺月,山青玉笥云。毋深簿書意,期爾細論文。
李侯有仙骨,強爾加塵顏。名在公卿外,身猶簿尉間。開簾臥白日,推案得青山。公事多饒暇,新詩能往還。獨馀離群意,相望涕潺湲。
高齋竹柏漏聲殘
促席停杯興未闌
千里風塵驚短鬢
十年供奉憶同官
霜深衛(wèi)水云帆壯
雪滿天雄玉麈寒
北斗共瞻新氣象
故人幾許在長安?
西江貢士上春闈,天上星光近璧奎。從此名題龍虎榜,殿頭釋褐賜金泥。
盛時多士蔚招徠,銀鑰聲寒棘屋開。丹杏瓊林春宴早,紅旗先報捷書來。
碧溪冰解水融融,滿眼晴山紫翠濃。客邸要聆新進士,鴻書好寄白云重。
曠野沙埃不染纖,
瓊筵高敞制精嚴。
未容借撥泥爐火,
曾否先嘗玉匕鹽。
稚子耐寒排一席,
天公表直系重檐。
雙雙巧具憑空造,
同樣心思乃爾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