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枕帶雙流閣
層樓架蒲牢,其下表奇觀。
江連內外流,山列遠近案。
烽火日平安,煙霞奉娛翫。
蔽芾南國棠,挺特九秋干。
層樓架蒲牢,其下表奇觀。
江連內外流,山列遠近案。
烽火日平安,煙霞奉娛翫。
蔽芾南國棠,挺特九秋干。
高樓之上架著蒲牢形狀的鐘鈕,樓下展現著奇異壯觀的景象。江水內外相連流淌,山巒像遠近排列的桌案。烽火天天都顯示著平安,煙霞美景可供人娛樂賞玩。那如南國繁茂的甘棠樹,又如深秋挺拔的樹干。
蒲牢:傳說中的獸名,形狀像龍但比龍小,好鳴叫,舊時大鐘上的鐘鈕常作蒲牢狀。
案:桌案,這里形容山巒像桌案排列。
蔽芾(fèi):樹木枝葉小而茂密的樣子。
南國棠:指甘棠樹,常用來比喻惠政。
挺特:挺拔特立。
九秋:指秋季,秋季約九十天,故稱九秋。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烽火日平安”可推測當時社會處于和平時期,詩人在游覽枕帶雙流閣時,被眼前的自然景觀和安寧的社會環境所感染,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枕帶雙流閣周邊的自然景觀和和平的社會環境。其特點是寫景生動,意境優美。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當時的社會風貌和詩人的心境。
剛條簇簇陳蠅封,勁葉將零傲此冬。
磬口種奇英可嚼,檀心香烈蒂初镕。
根依陽地春風透,瓶倚晴窗日氣濃。
一樣黃昏疎影處,懸知水月不相容。
丘園勞積夢,天地厭劬書。
立晚分孤鶴,跳春喜眾狙。
風多醉有竹,雨久飯無蔬。
又見江西估,收苖蓄巨魚。
縹緲蓬萊擁翠寒,百年營取屋千間。
黃庭殿矗煙霞老,瀛嶼堂幽日月閑。
水泛花陰藏輦路,墻分柳色護仙闗。
林家梅塜陳家柏,萬古流芳鎮此山。
空云駕我登天池,江山秋渺無津涯。涉溪驀棧借杖藜,光景體認歸裁詩。
崢嶸寺門窩風低,塔鈴喧風際天吹。方丈軒檻供毗尼,老僧喜氣揚須眉。
浮屠名紀主簿題,偶拈椽筆書年時。秋棱初勁樹葉飛,蜀錦糝綴斜陽枝。
文殊閣上??香遲,天燈熒煌放者誰。暗中拾取懐袖攜。一燈一葉光陸離,千古此奇不可知。
獨此闌干納此奇,月落泉響松籟迷。畏寒蚨坐身如癡,覺禪論徤能祛疑。
傷今悼古涕交頥,自矜夙抱山水資。曾為浯溪強住持,浯溪溪上波渺彌。
波濤沖撞天寶碑,寺門廢圯日就衰。急拾斷碣分龜支,二水八景猶紛披。
浮蹤又向廬山羈,殘骸未散挈缽棲。所至殊忍吊跡遺,浯溪誰究稔禍妃。
有唐立見宗社危,陵廟棄擲奔峩嵋。最苦杜陵嗟流移,元郎頌公雅可禆。
大書紀勒中興辭,讀之憤悱生凄悲。平生未采湘江蘺,聞此幽妍空心期。
覺翁泥古多發揮,逆知流輩莫我追。回思太史過浯溪,曾有野僧相追隨。
儻如覺翁能投機,太史肯以庸目之。夜寒燈花糝臺欹,無酒可滌吟腸饑。
推窗下望夕烽微,東西天地猶旌旗。
山腰溜脈出遙峰,隔斷西湖翠幾重。
疊甃漫依僧剎久,煎茶曾入翰林供。
亭心覆雨涂丹鳯,石口噓云噴玉龍。
何日星馳天使絕,不知誰利湼槃宗。
憂世須眉覺,耡園夢想安。
封疆南斗隘,天地北風寒。
野水通眢井,山云補蠧闌。
故鄉營業墮,歲晚轉艱難。
天機雪錦織鮫綃,艷朵亭亭倚畫橋。
無垢自全君子潔,有姿誰想六郎嬌。
翠房分菂蓮須褪,玉藕抽絲暑葉搖。
花里不妨呼凈友,采香須棹月明橈。
每侍圖書右,令人俗慮空。
隱憂惟世變,臥病亦春融。
圣處一言敬,天然萬理中。
音容今永已,哀痛隔幽宮。
秋蕪埋戍雨,暮荻卷壕風。
御侮弓刀利,揚威鼓角雄。
云連淮樹暗,月透漢營空。
捩柂資遐眺,興衰自古同。
水淺篙師勞,況值夏日炎。舟維蔡橋晚,扶行御頑痁。
誰期村疃中,雙屐苔花粘。同行幸同志,出語無猜嫌。
曉霞晚必雨,故老嘗所占。兩行桑麻香,農計得盡覘。
偶聞讀書聲,白叟依茅簷。自奮力稼耕,其志方隠潛。
延我坐俄頃,障日西垂簾。竹床半已弊,暫睡亦安恬。
傳酒強我飲,飲絕徒掀髯。神思偶爾清,吟興為此添。
野分霜信薄,溪落雨痕干。
僻邑催冬早,遙林積暝寒。
雞棲隠壊壁,鶴老戀空闗。
燭下哀箏發,樓頭送漏殘。
南陽有菊水,一掬清且鮮。
滿潭浸秋色,餐英飲寒泉。
將以壽道脈,非惟制頹年。
豈不隨眾草,正色乃自然。
索居占得藕花風,幾字頭銜迥不同。
烏帽染紗裁一幅,錦囊分卷集群公。
湖光長日侵比座,竹籜多時積鶴籠。
系柳吟驢何處去,想應乘雪釣江空。
佛廬增耀石人眠,莫謂思陵雨露偏。
寵斷自空蝴蝶夢,魂歸猶咽鳳凰泉。
碑砆蝕翠埋荒土,樓拱涂丹落廢磚。
主祭有誰今若此,此時出色想無氊。
花明五出繡汀州,自在沉沉自在浮。
古有楚童謠可信,今無越女采為羞。
江清得實誰能剖,風起虛根不復留。
晚向水鄉回野棹,一規西日落湖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