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晦齋宿太一宮都監姚高士示劉長翁及湯仲能諸公唱酬詩軸因和韻二首 其一
擾擾東華車馬塵,煙霞何日拂衣襟。
空花想已銷浮念,枯木猶能發至音。
白鶴不來紅日暮,金鱗自躍碧潭深。
五千言外無余旨,苦更研朱學洗心。
擾擾東華車馬塵,煙霞何日拂衣襟。
空花想已銷浮念,枯木猶能發至音。
白鶴不來紅日暮,金鱗自躍碧潭深。
五千言外無余旨,苦更研朱學洗心。
在東華門這擾攘不停的車馬喧囂與塵土飛揚中,我何時才能投身煙霞,讓那清新之氣拂動我的衣襟。虛幻的景象想來已消除了我浮躁的念頭,就像枯木也能發出至純之音。白鶴沒有飛來,只有紅日漸漸西沉,金色的魚兒自在地在碧綠的深潭中跳躍。《道德經》五千言之外再無其他深意,何苦還要費力研讀經典來洗滌心靈。
九月晦:九月的最后一天。
東華:東華門,這里代指塵世的繁華之地。
空花:佛教用語,比喻虛幻不實的事物。
至音:至純之音。
金鱗:金色的魚。
五千言:指《道德經》,相傳老子著《道德經》五千言。
研朱:古代用紅筆圈點書籍,這里指研讀經典。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身處塵世的繁華之地,感受到了世俗生活的喧囂與紛擾,從而向往道家所倡導的自然、寧靜的生活。當時社會可能存在著一些浮躁、功利的風氣,詩人在這樣的環境中,希望通過道家思想來洗滌心靈,尋找精神的寄托。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塵世的厭倦和對超脫境界的追求。其突出特點是將寫景與哲理相結合,通過自然意象傳達內心的情感和思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的影響力,但體現了當時文人對道家思想的關注和對精神世界的探索。
平日日在簷,今日日在堂。
西風稍已急,百草不復芳。
蟋蟀何獨悲,戚戚鳴四墻。
客子多所感,中夕起徬徨。
貧病自早衰,何必秋氣涼。
心憂不能眠,非惟寒夜長。
汲汲書彌短,悠悠夜增長。
貧家不具燭,坐須明月光。
隱幾四寂默,陰蟲鳴我傍。
天時有推敚,物性隨悲傷。
感彼忽自驚,喟然發心狂。
壯年何所成,憂患攢中腸。
咄嗟牛衣叟,婦女知激昂。
國恥吾亦羞,如何埽封疆。
譬如籠中禽,左右不得翔。
知音古亦稀,誰謂歌中商。
嵩峰三十六,皆在青云端。宿昔望見之,恨不生羽翰。
卷臠塵土中,日月如波瀾。邇來老將至,更覺行路難。
聞君謝車徒,選勝群峰巒。幽深每獨往,神異多所觀。
若有真仙子,羽衣白玉顏。吹笙煙霧中,舉手留盤桓。
信非人間境,邈與時俗懸。顧懷平生舊,慰以逍遙篇。
三復想在目,令人愧衣冠。處世闊且疏,幼輿亦有言。
一丘與一壑,自謂無間然。安得從君游,解纓弄云泉。
昏昏歲復晏,相望空長嘆。
秋至天地間,百芳變枯草。
愛爾得雄名,宛然出陳寶。
未甘階墀陋,肯與時節老。
赤玉刻縝栗,丹芝謝凋槁。
鮮鮮云葉卷,粲粲鳧翁好。
由來名實副,何必榮華早。
君看先春花,浮浪難自保。
微風載云起,好雨與風俱。
暝色經時合,涼聲入夜疏。
炎蒸暫灑埽,天事有驅除。
倦客倚危枕,明燈照舊書。
連山何叢叢,相背復相向。盤溪殆千曲,險石彌萬狀。
或疑天地翻,斗起渤碣浪。蹙沓更騰凌,變化倐奇壯。
舟車未為用,夷夏永觖望。鑿空伊誰氏,重譯肇霸王。
茫茫千萬歲,冉冉道交喪。薄伐策已卑,割據事逾妄。
衣冠慘分裂,玉帛敝辭讓。至仁有柔服,遠馭恥懲創。
非無一丸泥,不乏萬人將。齊讎紓九世,魯錦輕百兩。
羊腸勞躋攀,魚齒困沿并。彼岐亦云岨,易簡德固曠。
大哉天作詩,因見圣者量。
信陵貴公子,仁義不掛口。猶有三千客,名聲極高厚。
而況賢者門,四方所奔走。豈無青云士,磊落照前后。
我雖非其人,慕用意殊久。差池混出處,百望乖一隅。
羈旅陳蔡間,忙如喪家狗。擔簦始自致,傾蓋許白首。
中堂陳詩書,高會置樽酒。豈惟聽余論,復喜識賓友。
魏侯希世珍,頗為平生舊。他時恨契闊,并生喜邂逅。
危冠切浮云,長劍掛南斗。同志此莫逆,孤游信無負。
切磋變新巧,彩繪飾余丑。自謂當窮年,如何復分手。
士生得所師,文學致不朽。吾衰莫自力,子壯諒何有。
當取天下名,還為生人壽。
寒燈不及鄰,花艷競爭新。
重疊芝三秀,分明桂半輪。
東風誰變律,芳意自驚春。
流玩堪通夕,長眉莫效顰。
與君一城居,其實跬步間。慊慊不相從,十日俄忽然。
一城豈為遠,十日豈為短。客子局人事,心與跡相反。
而況各異鄉,茫茫隔山陂。歲時若奔車,過去誰復推。
伊昔厭幽獨,愿子東西鄰。雖鄰尚不覿,何似南北人。
人間實如此,千別能一會。興來即上馬,埽塌聊相對。
吾昔評橄欖,不在百果后。其材中棟梁,其實過橙楱。
俗人多未識,至美或莫售。材以遠見遺,實以苦為詬。
華堂娛嘉賓,甘脆陳左右。此物萬里來,真味寧免陋。
欲觀絕倫效,宜與危事遘。江魚肆潛毒,頃刻輒僵仆。
昔酒發狂醒,千日尚沈瞀。性命如危弦,一絕不可救。
幸能服刀圭,咄嗟反其舊。此亦天下奇,能使夭者壽。
豈殊魯連子,談笑解紛鬭。功成歸海濱,不愿千乘富。
草樹朱明晚,云霓白日頹。
幽居誰與適,山鳥獨無猜。
蠧實危將墮,衰花冷自開。
秋光殊不意,頓入眼前來。
吾聞蘇侯不及識,內嘉孤雄世難得。文如翻波氣龍虎,風云晦明在頃刻。
中間流落似天意,今雖暫困當永適。忽傳長逝既巳矣,知與不知同嘆息。
曩者避地金馬門,獻書著論驚上國。材豪志劇少所有,倐忽變化不可測。
結交必皆天下士,朝廷見人退自斥。指揮功名力可取,城郭披露曾不惜。
廟堂諸公交口薦,天子亦稱萬人敵。中道齟齬空歸來,扁州東浮問損益。
登臨姑蘇睨滄海,憤嘆始覺區中窄。徉狂爛醉遺日月,欲乘長風掛危席。
安期洪厓殊仿佛,蓬萊方壺定可陟。浩歌秀句凌斗牛,至今紫氣猶融奕。
若人不應逐物化,吳中好事先巳惑。邇來安知非形解,世上蜉蝣限畛域。
遺編逸藁尚多有,但恐靈物隨變匿。君當收拾藏永久,毋以交情死生易。
微言昔廢絕,大道隨荒榛。上下千歲間,天將復斯文。
若人實命世,述作參鬼神。橫制萬里波,不為流俗珍。
大音破昏聾,有若雷霆震。惜乎世莫用,竟以奇怪聞。
哀哉揭陽貶,勢屈道則伸。孔子亦有言,求仁而得仁。
我昔讀其書,固常見其人。邇來觀遺像,忽若平生親。
輪扁不言巧,丹青豈復真。尚存高山意,俯仰冀日新。
朝陽送微暖,晴靄入寒空。
負暄春盎盎,探策樂融融。
松下坐忘返,樹端遙見紅。
喟然感時節,舉酒屬鄰翁。
龍興幽泉中,溶云自潛飛。
氣還大淵下,灰籥先察微。
氣應不必邇,至誠神與歸。
嗟予接休德,志合無纖譏。
譬諸死灰然,安事旦夕違。
胡為久相越,書問月增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