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廟歌辭:祀九宮貴神樂章:肅和
精意嚴恭,明祠豐潔。
獻酬既備,俎豆斯撤。
日麗天儀,風和樂節。
事光祀典,福覃有截。
精意嚴恭,明祠豐潔。
獻酬既備,俎豆斯撤。
日麗天儀,風和樂節。
事光祀典,福覃有截。
心意精誠莊重恭敬,祭祀的祠廟豐盛潔凈。獻酒酬神之禮已完成,祭祀的禮器也已撤下。陽光映照天子儀仗,和風輕拂音樂和諧。祭祀之事光大了祀典,福澤遍及整個天下。
精意:精誠的心意。嚴恭:莊重恭敬。
明祠:祭祀的祠廟。豐潔:豐盛潔凈。
獻酬:獻酒酬神。
俎豆:祭祀用的禮器。撤:撤下。
天儀:天子的儀仗。
樂節:音樂的節奏。
祀典:祭祀的典章制度。
覃:遍及。有截:指天下。
郊廟歌辭是古代用于祭祀天地、祖先等的樂章。此詩為祭祀九宮貴神時所用。九宮貴神信仰在唐代較為盛行,祭祀九宮貴神是國家重要的祭祀活動,這類樂章多創作于宮廷,以彰顯祭祀的莊重和國家對神靈的尊崇。
這首詩主旨是記錄祭祀九宮貴神的活動,突出祭祀的規范與莊重。其特點是語言規整、風格肅穆。在文學史上,它是研究唐代祭祀文化和宮廷樂章的重要資料。
路轉川涂闊,天低雨氣昏。綿山連漢壘,汾水入并門。來往頻鞍馬,登臨負酒樽。聯詩強一笑,凄絕恐銷魂。
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前一放翁。
匆匆隨計赴都門,千里離情不盡言。七秩慈親違杖履,三春游子感晨昏。過庭屢促行裝早,奉檄翻憂世事繁。敢以顯揚矜一等,等閑難報百年恩。此身碌碌付勞薪,小別鸰原百感頻。鴻爪幾經江浦雨,馬蹄新踏薊門塵。尚煩詩禮聞猶子,共勵冰淵慰老親。從此陟岡南望處,故園花月十分春。自從嫁得浮云婿,十日歸家百日游。未免多男為爾累,尚無交謫重吾憂。奉親甘旨先宜蓄,教子寬嚴有善謀。望我成名休化石,山山指日是刀頭。欲賦將離惟爾戀,各勤遠志體吾心。莫辭書卷千回讀,須識光陰一寸金。入世要知今古事,怡情且寄短長吟。功成果自殊頭角,才是書香有嗣音。
風葉蕭蕭點亂山,愁人到此一開顏。云深日暮有柴關,稚子林間驅犢出,老翁澗底負冰還。
落落自朝昏,殘陽逗遠村。百蟲早緘口,螢翅尚游魂。虛室添幽響,荒畬雜燒痕。石欄蕉半折,掀頓也頻煩。樹瘦麻姑面,花癩戚姬身。有望皆髡頂,無方辟蘚塵。鬼車鳴類哭,饑隼怒而蹲。咄咄將何許,垂頭但飲醇。
腸日九回諳世路,肱今三折悟良醫。戎郎何自知貧好,卻是歸來遠客知。
攫祭烏鴉噪晚田,草芽新染綠如煙。墓頭寂寂蟲鳴急,惟有春風舞紙錢。
宋玉西行思不窮,長風吹旆入關中。天臨寶劍清霜外,地接金城朔氣東。漢月夜馳三輔道,秦云朝謁九成宮。政馀憶我尋芳訊,好寄南來塞上鴻。
憶歡始見儂,驀過前溪來。今如溪水東,那能復西回,愁懷何日開。出亦對前溪,入亦對前溪。自郎出門去,桃花歸路迷,止見杜鵑啼。溪邊種青竹,枝葉何珊珊。春來雨滴文,亦如湘淚斑,能無瘁玉顏。
暖日籠寒意小忺,為君索笑一巡檐。細挼玉糝浮杯面,猶自詩腸未屬厭。
貧居遠郊外,村市小溪口。除寒物象新,豐年人氣厚。雞犬擾衢巷,煙火暖榆柳。祀灶須白餳,饋歲貴黃韭。提攜前村稚,傴僂東家叟。煖帽寬布裘,跨驢越隴畝。長者引我前,少者逐我后。最幼不能行,佃客強之負。出門眺平野,殘雪耀林藪。相逢少衣冠,三五鄉鄰友。兒童得所欲,吾亦視寡有。未夕忻然歸,斜陽掛茅牖。托處既休暇,乘興皆其偶。念子在邊城,出入慎閑守。
得失吾何有,榮枯事盡刪。神常游物外,名恐落人間。流水一聲磬,夕陽數點山。閑身倚枯樹,佇看鳥飛還。棕竹新添杖,扶來步步安。渾如得老友,從此共盤桓。天地孤身在,冰霜白發寒。一編寫情性,只可自家看。
東郡趨庭七載馀,奉親多暇日鈔書。傾茶樂事成追憶,風雅閨中實起予。
勝集何妨信宿留,名園載酒正堪游。停云三徑當良夜,插菊東籬憶去秋。細雨漫尋芳草夢,嫩寒欲上杏花樓。板橋新漲春波綠,擬買扁舟泛莫愁。
德勝王太子,號不如密多。指山還梵志,魔群不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