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莫大猷令
入境能知政,昔聞今信然。吾行萬安道,頗識令君賢。
阡陌東西隔,人家遠近連。針青秧出水,穗長麥搖煙。
犬吠稀逢客,牛耕不廢鞭。幽啼催谷布,午霽起蠶眠。
檄罷追呼擾,民爭賦入先。太平真有象,循吏可無前。
徑欲捐五斗,從之受一廛。經(jīng)行嗟阻免,少日待回船。
入境能知政,昔聞今信然。吾行萬安道,頗識令君賢。
阡陌東西隔,人家遠近連。針青秧出水,穗長麥搖煙。
犬吠稀逢客,牛耕不廢鞭。幽啼催谷布,午霽起蠶眠。
檄罷追呼擾,民爭賦入先。太平真有象,循吏可無前。
徑欲捐五斗,從之受一廛。經(jīng)行嗟阻免,少日待回船。
進入這一地區(qū)就能了解當?shù)氐恼拢^去聽說現(xiàn)在真相信了。我行走在萬安的道路上,很了解令君您的賢能。田間小路東西分隔,人家無論遠近都相連。秧苗如針般青綠露出水面,麥穗修長在煙霧中搖曳。很少聽到狗叫,因為少逢客人,牛耕地也不用廢鞭驅(qū)趕。幽谷中布谷鳥啼叫催促著農(nóng)事,中午雨停蠶開始眠。官府停止了追逼賦稅的擾事,百姓爭著先交賦稅。太平真的有跡象,賢良的官吏無人能比。我真想辭去官職,跟隨您在這里居住。可惜行程受阻,過些日子等船回來再訪。
入境能知政:進入一個地方就能了解當?shù)氐恼?wù)情況。
令君:指莫大猷縣令。
阡陌:田間小路。
針青秧:形容秧苗如針般青綠。
穗長麥搖煙:麥穗修長,在煙霧中搖曳。
谷布:布谷鳥。
午霽:中午雨停。
檄罷:官府停止追逼賦稅的公文。
循吏:奉公守法、清正廉潔的官吏。
捐五斗:指辭去官職,典出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
受一廛:接受一處住所,指在此居住。
阻免:受阻。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內(nèi)容推測,詩人在行走萬安道時,感受到當?shù)卦谀箝嗫h令治理下呈現(xiàn)出太平景象,從而創(chuàng)作此詩表達對縣令的贊美。當時社會可能相對穩(wěn)定,縣令賢能治理使得百姓安居樂業(yè)。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莫大猷縣令的賢能治理,展現(xiàn)了當?shù)靥较楹偷木跋蟆F渫怀鎏攸c是通過描寫鄉(xiāng)村生活細節(jié)來反映政治清明。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生動地體現(xiàn)了當時的社會風貌和詩人的情感。
綠繞紅圍宋玉墻。幽蘭林下正芬芳。桃花氣暖玉生香。
誰道廣平心似鐵,艷妝高韻兩難忘。蘇州老矣不能狂。
院淺窗明,墻低戶徹。并照微嫌有嬌月。庭花乍回髻罥露,瓶荷半墮奩堆雪。兩襟同,四更轉(zhuǎn),困時節(jié)。
簾畔昵人香正爇。屏畔待人衾方疊。萬一冰肌共偎熱。當中貼鴛留影在,將明化鳳隨燈滅。罷歡才,宿酲妥,和衣說。
曲逆不盜嫂,塞侯不竊金。
數(shù)奇值讒口,頗疑天下心。
人生非木石,豈免多故侵。
文侯封謗書,千載悲知音。
鳷鵲樓高百尺墻,
墻高元不礙笙簧。
君王對面如天遠,
可笑梅娘不自量。
六詔彫殘舊戰(zhàn)場,
青山無恙一松長。
王孫老去荒祠在,
頗耐興亡是夕陽。
曲曲斜斜坡路危,
黃茅岡上晚風吹。
仆夫短笠入林去,
野果分嘗山荔枝。
踏遍疏離,可憐秋冷。桑扉依舊當年景。
越天覓遍又吳天,替秋寫出亭亭影。
幾陣西風,一條芳徑。荒苔細草零星剩。
落英憔悴正黃昏,無情零雨重陽近。
長為萬里客,日夜向滄洲。
高浪垂翻屋,沅湘萬里流。
朝來沒沙尾,漸擬放扁舟。
雖對連山好,桃源無處求。
神郁空傳漢史中,何如翔鶴表綦隆。
羹墻日日思芳躅,彷佛緱山唳遠風。
十九年惟填此中,官幾為氏峴碑隆。
自慚七載成何許,祗向高樓企德風。
群山萬壑引長風。透林皋、曉日玲瓏。樓外綠陰深,憑欄指點偏東。渾河水、一線如虹。
清涼極,滿谷幽禽嘹唳,翠靄溟濛。任海天寥闊,飛躍有無中。
云容。看白衣蒼狗,無心出、變化虛空。細草絡(luò)危巖,巖花秀嫵日承紅。
清風閣,高淩霄漢。列岫如童。待何年歸去,泉石各疏慵。
紅蕉花發(fā)碧山陲,雞黍邀人鶴氅披。
我祖豈知王氏臘,叔孫曾定漢官儀。
當窗遠樹烏棲盡,剪燭寒宵月上遲。
舊府百齡丞相在,祇應(yīng)留得白云怡。
珠寺依依蜃氣蒸,相逢海上幾賓朋。
中流亭榭云隨動,四顧蒼茫檻可憑。
石壁千年留賦筆,松花盡日伴閑僧。
酒闌煙暝天風起,萬里離愁為汝僧。
與鷗為客。綠野留吟屐。兩行柳垂陰,是當日、仙翁手植。
一亭寂寞。煙外帶愁橫,荷苒苒,展涼云,橫臥虹千尺。
才因老盡,秀句君休覓。萬綠正迷人,更愁入、山陽夜笛。
百年心事,惟有玉闌知,吟未了,放船回,月下空相憶。
秋山明凈洗纖塵,桐葉新枯氣不春。處仲有兄成老婢,曹真無子是佳人。紅巾已伏蕭墻內(nèi),白望還游要路津。試問萬錢下箸處,何如當日故鄉(xiāng)莼。
片刻千般均已逝,幾番高興幾回腸。如遲十稔英雄老,再過百年天地荒。豈有蛟龍需勺水,空多鹙雁滿回塘。金霞寶露無言語,曉起驚寒秋欲霜。
時潦匯眾川,朝暾耀中洲。
岸回挐音急,水抱禪宇幽。
竹樹相覆帶,云沙更蕩浮。
估船乘波發(fā),漁艇沿潭游。
他嶼亦可登,愛此所覽周。
東軒既延佇,西閣復(fù)夷猶。
歸求種嘉橘,老欲守故丘。
賈誼何遠去,屈原竟深投。
俗卑忌才高,世濁憎多修。
請將招隱作,往和滄浪謳。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