筇竹寺
六詔彫殘舊戰場,
青山無恙一松長。
王孫老去荒祠在,
頗耐興亡是夕陽。
六詔彫殘舊戰場,
青山無恙一松長。
王孫老去荒祠在,
頗耐興亡是夕陽。
六詔之地歷經戰亂,昔日戰場已殘破不堪,唯有青山依舊,一棵松樹長久挺立。當年的貴族已經老去,荒廢的祠堂還在,最能經受朝代興亡變化的,大概就是那夕陽了。
六詔:唐初,洱海地區有六個較大的部落,稱為“六詔”。后被南詔統一。
彫殘:同“凋殘”,指衰敗、殘破。
無恙:沒有疾病、災禍等,這里指青山依舊。
王孫:本指貴族子弟,這里可能指與六詔相關的貴族。
荒祠:荒廢的祠堂。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但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是在游覽筇竹寺時,看到此地歷經歲月變遷,聯想到曾經六詔地區的興衰,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但也經歷過歷史動蕩的時期,詩人通過此詩表達對歷史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在于感慨歷史興亡。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以景寫史,通過自然景物和歷史遺跡來展現歷史的滄桑巨變。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的影響力,但體現了詩人對歷史的深刻洞察和獨特的情感表達。
花滿揚州月滿櫳,相尋最苦夢難同。 悶來細把《蕪城賦》,讀向凄凄暮雨中。
寥寥相對一燈明,數盡遙鐘百八聲。 題向山堂成故事,他年卻好話平生。
綻衲蒲團清病余,焚香三日讀仙書。 開門紅葉俱吹盡,寒木寥寥倚太虛。
來自何方,去自何年,孑然一身。向花間小立,瘦真露骨,燈前密坐,交已忘形。卿本工愁,我獨落魄,同作天涯薄幸人。披圖處,獨卿能知我,我也憐卿。 何妨遁入空門。早拋卻、紅塵換白云。奈乾啼濕哭,未能免俗,風磨雨折,不若無生。萱草長枯,春暉久老,無復爺娘喚女聲。君因怎、也心如棋局,抱恨難平。
澤國江山入戰圖,生民何計樂樵蘇。 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俯首無齊魯,東瞻海似杯。 斗然一峰上,不信萬山開。 日抱扶桑躍,天橫碣石來。 君看秦始后,仍有漢皇臺。
幾年修績,總待榮親老。每羨院南豪,向壽席、花花草草。如今慚愧,微勝十年前,聊爾辦,杯盤了,一對慈顏笑。 愿親強健,綠鬢長長好。來歲在琴堂,想凡事、應微熱鬧。契天交道,只辦好心腸,官盡大,盡榮親,待受金花誥。
桃花雨動,測測輕寒小。曲檻面危闌,對東風、傷春懷抱。酒邊心事,花下舊閑情,流年度,芳塵杳,懊惱人空老。 粉紅題字,寄與分明道。消息燕歸時,輾柔茵、連天芳草。瑣窗孤影,夜卜燭花明,清漏斷,月朦朧,掛在梅梢裊。
河外孤城枕草萊,絕邊風雨送愁來。 一秋穿塹兵多死,十月燒荒將未回。 往事空馀元昊骨,壯心思上李陵臺。 朝庭遣使吾何補,白面漸非濟世才。
一霎荷塘雨,明珠翠蓋擎。 柄危難得穩,稍側便須傾。
軟紅塵里忙人,有誰能識滄洲趣。飄然一葉,也無根蒂,御風千里。禪客蘆莖,仙翁蓮瓣,笑他方外。任浮家不繁,行蹤無定,算前身,豈飛絮。不著風花浪蕊,護篷窗、青簾休起。臥游容與,筆床茶灶,安如屋里。待約靈槎,銀河秋夕,訪牛尋女。且先載我月明中,洗腳唱歌歸去。
故人知我已膏車,折簡殷勤祝訪渠。 惜別匆匆留語笑,臨時草草治肴蔬。 密遮池面荷千蓋,斜插云頭月一梳。 此夕憑欄又何日,雁來莫惜數行書。
千里嘆行役,今朝方半途。 橘肥霜后顆,松落雨中須。 店嫗當壚問,官人要酒無。 忻逢掃愁帚,沽了又還沽。
拈到螺丸易斷腸,麋煤香帶粉痕香。 生生愿把雙蛾畫,守定珊瑚筆架旁。
大鈞播萬物,無言自功成。 酈生掉寸舌,不智遭鼎烹。 非熊為王師,飯牛慚客卿。 轅門鼓角動,整駕河漢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