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元常挽歌二首 其一
為吏文無害,臨民政不苛。渾金生自美,古井澹無波。方喜風鵬舉,旋聞隙駟過。善人宜壽考,報施定如何。
為吏文無害,臨民政不苛。渾金生自美,古井澹無波。方喜風鵬舉,旋聞隙駟過。善人宜壽考,報施定如何。
廬山不可盡,躡屐且相尋。
峭壁懸崖險,幽泉仄澗深。
苔痕侵竹徑,云氣結松陰。
古剎安禪靜,聞鐘砭俗心。
一夏九十日,今朝喜圓滿。
拈得鞏縣茶瓶,摵碎饒州瓷碗。
冷笑布袋,平欺懶瓚。
天堂不拘,地獄不管。
空腹高心擔片板,無端瞎卻頂門眼。
西山簷外見,何必鹿門行。
近晚市聲合,疎簾野意生。
終朝如此好,初月更多情。
卻愧才華鈍,三年句不成。
邗堤芳草軟如綿,夭桃媚柳何娟娟。
朱欄繡閣依山巔,萬仞巍巍直接天。
坐臥其中似畫船,開簾俯視小百川。
牙檣錦纜泊江邊,紅顏放棹來翩躚。
歌音繚繞落花前,傾耳聽之清且圓。
倉庚飛翮羽毛鮮,嬌啼婉轉極清妍。
高風盛德頌前賢,徘徊勝事堪流連。
君不見吳歌楚舞變桑田,雄圖霸業沉深淵,黃鸝??睆迷村煙。
野人不愛名,中歲益安命。辛苦營一區,婆娑只三徑。
那知錢有神,但喜酒能圣。翩翩趙公子,時時枉軒乘。
詩詞既清婉,筆力亦端勁。傳家堅素守,從仕傷直性。
語言生風波,道路足機阱。君猶沉下僚,我亦抱多病。
時偷半日閑,樂此一室靜。賞月已失期,登高況當令。
風物漸凄緊,江山更幽夐。何時城南樓,曳杖可乘興。
句法亡來久,詩壇忽有人。
看君哦字苦,勝我食芝新。
國史空遺恨,竿門未識真。
尚須樽酒細,非效捧心顰。
增舊觀,舊觀已云美。棟宇未翚飛,賢侯為興起。
昔時兮清賞,昔日兮清文。揮弦兮歸雁,隠幾兮浮云。
八篇合綺麗,萬古垂芳芬。鶴歸城郭幸未改,人去典型猶得聞。
風流兮代變,城隅兮勢逼。故跡兮溪山,靈祠兮門閾。
湊香火于庶繁,局宇宙于褊側。惜經度于無地,厭往來于如織。
重舊貫于改作,付流年于未極。負吟詠之高名,起登眺之太息。
侯至懷古賢,民樂值豐年。謀始規模壯,競辰旌旆遷。
落成駴不日,面勢快瞻前。昔人應有待,神交臭蘭茝。
淚碑忽已新,革帶儼如在。當時屈望郎,此意屬真宰。
樓高兮山遠,野曠兮水長。冥冥兮鴻翼,渺渺兮鷗行。
客至有永日,詩成無短章。見聞靡不逮,名實非自彰。
隆昌七百載,作者永相望。
憑誰為問鹡鸰原,燈火三更殞淚痕。
天遠未知萍梗跡,書來說在藕花村。
年華似汝寧為未,場屋如吾已懶言。
壁水故人今北去,短長門戶好同論。
世途若戈矛,達人自宜淑。
春日玩春桃,秋時賞秋菊。
閑來與客談,興至取書讀。
渴飲溪頭水,饑餐瓶中粥。
即此可忘憂,世人奚碌碌。
黃農不復生,誰為大化育。
此身當自珍,毋為世所辱。
瓜茗難逃暑,蚊蠅正作秋。
勞生一念錯,晚境萬緣休。
筆老無新語,囊空有敝裘。
閑攜瘦藤杖,獨上郡南樓。
君不見商山昔有龐眉叟,道德高風聳山斗。
茹芝歲久得長年,身與此山俱不朽。
張公道與此老同,失身偶墜世網中。
卻從神武掛簪紱,林泉歲晚殊從容。
壽宮誰遣芝生柱,三秀煌煌照庭宇。
平生心地只天知,天遣芝為靈府助。
商山之老長茹芝,公雖不茹亦不疑。
商山南山兩不朽,公壽定應山與齊。
空室才容膝,樓高適與隣。
清秋宜眺遠,瘦策故來頻。
鳥雀寧知我,江山不厭人。
哦詩兼把酒,地主未嘗嗔。
名花不與眾為行,特向瑤階獻吉祥。
一干亭亭標異彩,數枝燦燦發幽香。
高懷直與同清艷,雅韻猶能并潔芳。
積厚流光邀美報,蘭孫應瑞慶華堂。
小溪潄碧響潺潺,路入龍宮杳靄間。
佳節漫添新白發,故人頼有舊青山。
花朝幾共湘南醉,萍跡何年嶺北還。
歸路連鑣紅日晚,多慙龍臥白云閑。
賢者必得貴,仁者必得壽。
天人何閑然,如契鑰相受。
先生邁種德,無覬報自厚。
應笑昌黎翁,區區說南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