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石乳洞
山前老石碧巑岏,山后縈紆洞府寬。
妙處通行隨步武,到頭平坦上團欒。
寶鐘池秘金為奏,甘井天成玉作欄。
古怪洪陽清石乳,平章留與后人看。
山前老石碧巑岏,山后縈紆洞府寬。
妙處通行隨步武,到頭平坦上團欒。
寶鐘池秘金為奏,甘井天成玉作欄。
古怪洪陽清石乳,平章留與后人看。
山前古老的石頭青蒼高峻,山后曲折環繞的洞府十分寬敞。奇妙之處能讓人隨著腳步前行,走到盡頭地勢平坦,上方呈圓形。寶鐘池隱秘,仿佛有金屬奏響的聲音,甘井是天然形成,如玉一般的欄桿圍繞。洪陽山奇特的清潤石乳,品評一番留給后人觀賞。
巑岏(cuán wán):形容山高峻的樣子。
縈紆(yíng yū):盤旋曲折。
步武:腳步,指行走。
團欒:圓形,這里指洞頂呈圓形。
平章:品評、評論。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詩人可能在游覽洪陽山的石乳洞時,被洞內奇特的景觀所震撼,有感而發創作此詩,以記錄和贊美這一自然奇觀。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石乳洞的奇妙景觀。其突出特點是描寫細致,移步換景展現洞中景象。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為后人了解當時石乳洞的風貌提供了文字資料。
不分君恩斷,觀妝視鏡中。
容華尚春日,嬌愛已秋風。
枕席臨窗曉,屏帷對月空。
年年后庭樹,芳悴在深宮。
八牖晨披,五精朝奠。
霧凝璇篚,風清金縣。
神滌備全,明粢豐衍。
載[絜]彝俎,陳誠以薦。
日日聽歌謠,區中盡祝堯。
蟲蝗初不害,夷狄近全銷。
史筆唯書瑞,天臺絕見祆。
因令匹夫志,轉欲事清朝。
逶迤度香閣,顧步出蘭閨。
欲遶鴛鴦殿,先過桃李蹊。
風帶舒還卷,簪花舉復低。
欲問今宵樂,但聽歌聲齊。
金天誕圣千秋節,玉醴還分萬壽觴。
試聽紫騮歌樂府,何如??驥舞華岡。
連騫勢出魚龍變,蹀躞驕生鳥獸行。
歲歲相傳指樹日,翩翩來伴慶云翔。
漢兵出頓金微,照日明光鐵衣。
百里火幡熖熖,千行云騎騑騑。
蹙踏遼河自竭,鼓噪燕山可飛。
正屬四方朝賀,端知萬舞皇威。
山城本孤峻,憑高結層軒。
江氣偏宜早,林英粲已繁。
余滋含宿霽,眾妍在朝暾。
拂衣釋簿領,伏檻遺紛喧。
深俯東溪澳,遠延南山樊。
歸云納前嶺,去鳥投遙村。
目盡有余意,心惻不可諼。
朅來彭蠡澤,載經敷淺原。
春及但生思,時哉無與言。
不才叨過舉,唯力酬明恩。
美化猶寂蔑,迅節徒飛奔。
雖無成立効,庶以去思論。
行復徇孤跡,亦云吾道存。
品物盡昭蘇,神功復帝謨。
他時應有壽,當代且無虞。
賜歷通遐俗,移關入半胡。
鷦鷯一何幸,于此寄微軀。
朱鳥開辰,蒼龍啟暎。
大帝昭饗,群生展敬。
禮備懷柔,功宣舞詠。
旬液應序,年祥葉慶。
秋雨移弦望,疲疴倦苦辛。
忽對荊山璧,委照越吟人。
高高侵地鏡,皎皎徹天津。
色麗班姬篋,光潤洛川神。
輪輝池上動,桂影隙中新。
懷賢雖不見,忽似暫參辰。
逶迤度香合,顧步出蘭閨。
欲繞鴛鴦殿,先過桃李蹊。
風帶舒還卷,簪花舉復低。
欲問今宵樂,但聽歌聲齊。
夜久星沉沒,更深月影斜。
裙輕才動佩,鬟薄不勝花。
細風吹寶襪,輕露濕紅紗。
相看樂未已,蘭燈照九華。
圣王至德與天齊,天馬來儀自海西。
腕足齊行拜兩膝,繁驕不進蹈千蹄。
?髵奮鬣時蹲踏,鼓怒驤身忽上躋。
更有銜杯終宴曲,垂頭掉尾醉如泥。
小小生金屋,盈盈在紫微。
山花插寶髻,石竹繡羅衣。
每出深宮里,常隨步輦歸。
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飛。
紺筵分彩,珤圖吐絢。
鳳管晨凝,云歌曉囀。
肅事蘋藻,虔申桂奠。
百谷斯登,萬箱攸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