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程孝廉二首 其二
霄漢云深雨腳纖,難將只手引龍髯。西風吹斷萊衣夢,空使人間哭孝廉。
霄漢云深雨腳纖,難將只手引龍髯。西風吹斷萊衣夢,空使人間哭孝廉。
歌元豐,十日五日一雨風。
麥行千里不見土,連山沒云皆種黍。
水秧綿綿復多稌,龍骨長干掛梁梠。
鰣魚出網蔽洲渚,荻筍肥甘勝牛乳。
百錢可得酒斗許,雖非社日長聞鼓。
吳兒蹋歌女起舞,但道快樂無所苦。
老翁塹水西南流,楊柳中間杙小舟。
乘興欹眠過白下,逢人歡笑得無愁。
秋卷昔觀賓,
同游上苑春。
歸軒今取道,
共食浙江珍。
俛仰周三紀,
文章了十人。
窮通不復問,
一以付天均。
薄飯午不羹,空爐夜無炭。
寥寥日避席,烈烈風欺幔。
謂予勿惡此,何為向子嘆。
長年客塵沙,無婦助親爨。
寒暄慰白首,我弟才將冠。
邅回歲又晚,想見淮湖漫。
古人一日養,不以三公換。
田園在戮力,且欲歸鋤灌。
行矣子誠然,光陰未宜翫。
負米力有余,能無讀書伴。
無營固無尤,多與亦多悔。
物隨擾擾集,道與翛然會。
墨翟真自苦,莊周吾所愛。
萬物莫足歸,此言猶有在。
君家段干木,為義畏人侵。馮軾信厚禮,逾垣終褊心。
川坻寧有此,園屋諒非今。雨過梅柳浄,潮來蒲稗深。
種芳彌近渚,伐翳取遙岑。清節亦難尚,曠懷差易尋。
子猷憐水竹,逸少愜山林。況復能招我,親題漢上襟。
西安春風花幾樹,花邊飲酒今何處。
一杯塞上看黃云,萬里寄聲無雁去。
世事紛紛洗更新,老來空得滿衣塵。
青山欲買江南宅,歸去相招有此身。
暮尋蔡墩西,獨覺秋尚早。
山路葩卉繁,野田風日好。
禪林烏未泊,經屋塵初掃。
蠻藤五花簟,復足休吾老。
秦征天下材,入作阿房宮。
宮成非一木,山谷為窮空。
子羽一炬火,驪山三月紅。
能令掃地盡,豈但焚人功。
氣缊江山秀,
人如圭璧溫。
一登文石陛,
遂直紫微垣。
論議中司見,
謀猷內制存。
公孫宿儒譽,
垂老上金門。
封境東連浴日池,
川源近盬四方知。
水官無事延年計,
估客應求范蠡師。
樓閣嵯峨千里鑒,
田疇夷坦一枰棋。
追尋燕友南皮會,
誰繼曹劉七子詩。
蒼黃離家問南北,中路思歸歸不得。
風濤何處不驚人,雨雪前村更欺客。
舊交旌旆此盤桓,見我即令兒解鞍。
荒山樂官歌舞拙,提壺沽酒聊一歡。
行藏欲語眉不展,互嘆別離心繾綣。
行年半百勞如此,南畝催耕未宜晚。
雖非文史足三冬,豈類無心但有胸。
曾讀丘墳叨典領,再分符竹荷矜容。
君恩欲報微螢爝,親祿方營茍釜鐘。
平日交情今楚越,徒勞瞻望景山松。
城南平野寒多露,
窗壁含風秋氣度。
鄰桑槭槭已欲空,
悲蟲啾啾促機杼。
柴門半掩掃鳥跡,
獨抱殘編與神遇。
韓公既去豈能追,
孟子有來還不拒。
我欲往滄海,客來自河源。手探囊中膠,救此千載渾。
我語客徒爾,當還治昆侖。嘆息謝不能,相看涕翻盆。
客止我且往,濯發扶桑根。春風吹我舟,萬里空目存。
嚴嚴中天閣,藹藹層云樹。
為子望江南,蔽虧無行路。
平生湖海士,心跡非無素。
老矣不自知,低徊如有慕。
傷懷西風起,心與河漢注。
哀鴻相隨飛,去我終不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