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懷
城南平野寒多露,
窗壁含風秋氣度。
鄰桑槭槭已欲空,
悲蟲啾啾促機杼。
柴門半掩掃鳥跡,
獨抱殘編與神遇。
韓公既去豈能追,
孟子有來還不拒。
城南平野寒多露,
窗壁含風秋氣度。
鄰桑槭槭已欲空,
悲蟲啾啾促機杼。
柴門半掩掃鳥跡,
獨抱殘編與神遇。
韓公既去豈能追,
孟子有來還不拒。
城南的平野上寒意濃重,露水沾濕了大地;窗欞與墻壁間吹進秋風,秋意正悄然漫延。鄰家的桑樹在風中沙沙作響,葉子已快落盡;秋蟲啾啾悲鳴,仿佛催促著婦人趕織寒衣。柴門半掩著,門前打掃得只剩鳥雀的蹤跡;我獨自抱著舊書,與古圣先賢的精神悄然相遇。韓愈已然離去,哪里還能追得上他的腳步?孟子若能重來,我定當熱情相迎絕不推拒。
槭槭(qì qì):擬聲詞,形容樹葉被風吹動的沙沙聲。
促機杼(zhù):催促人織布,機杼指織布機。
殘編:指殘舊破損的書籍,代指古代經典。
韓公:指唐代文學家韓愈,倡導古文運動,被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孟子:戰國時期思想家孟子,儒家代表人物,被尊為“亞圣”。
此詩或創作于秋日,詩人身處鄉野,面對秋景的蕭瑟與生活的清寂,觸景生情,由眼前之景聯想到對先賢的追思,借詩抒發內心孤寂與精神追求。
全詩以秋景為引,由外而內,從自然之秋轉向精神之思,既描繪了秋日的清冷,又通過追慕韓、孟二賢,展現詩人對精神境界的追求,語言平實而情感深沉。
人日重陰挾雨寒,詩郵頻仗遣憂端。吳歌中曲曾殊調,臺閣山林只共看。晴旭豈無鳴鳥待,昏霾寧有毒蛟蟠。可誰吹律終調化,默睹熙熙四海歡。
茲嶺別二年,今朝又重過。過了還復來,哀哉蟻旋磨。
神州應東井,天府擅西秦。雙闕南山下,千門渭水濱。公卿畏主父,賓客慕平津。方朔何為者,虛稱避世人。
名閥蜚聲遠,甘泉跬步登。詞華八塼日,姓字一條冰。戀闕丹心在,臨朝清問曾。秀溪春夢杳,留得瓣香曾。江漢云鴻遇,星霜電驥馳。同朝更同幕,相好更相規。肯托賢郎我,追傷益友誰。哀辭千里寄,相者為歌之。
力期科第繼前人,豈料青云志莫伸。白日悲風來萬里,故鄉兇問及三春。青山雨冷封黃壤,舊館燈殘掩素塵。可柰雙親成永訣,空馀涕淚灑衣巾。
問訊湖南暮,艱危無使來。兵戈何日息,舟楫幾時回。云夢惟空澤,錢塘又劫灰。相思對明月,獨立意徘徊。
大江一帶限天中,千古繁華六代宮。虎踞龍蟠鐘王氣,天荒地老幾秋風。百年周禮存中國,九命桓圭錫上公。聞道水犀嚴大閱,革車千乘薄蒐紅。
聞君未罷滄溟釣,余復歸耕綿上田。江東落日淹多夢,燕市殘杯空昔賢。悵別喜承縣榻問,離群那寄卜居篇。越城西望無千里,乘興還回何處船。
何侯之軒崒瀟爽,軒前桂樹團團長。正當八月天氣清,置酒邀賓恣驩賞。是時碧落無纖埃,瓊樓玉宇中天開。爛銀盤升滄海上,清光閃爍俄飛來。何君手把春秋傳,布衣直上清虛殿。折取秋風第一枝,分明認得嫦娥面。嫦娥賜以玉兔之玄霜,下醫民瘼令安康。花溪邑險號難治,君獨有暇哦松旁。回首番禺幾千里,道路茫茫隔煙水。涼風蕭蕭露泥泥,幾度天香落軒幾。桂香可挹不可親,只有明月能隨人。他鄉月是故鄉月,舉頭見月偏傷神。我嘗想像君家樹,為君起舞歌長句。好因明月歸去來,底用淮南小山賦。
玉椀承花落,花落椀中芳。酒浮花不沒,花含酒更香。
到眼浪岐官冷熱,遇人傳得酒逡巡。曼容東老俱通夢,不勸趨榮勸養神。
黃金空插漢,詞客豈雄飛。鋏憶何門是,綈憐舊侶非。秋山雙骨立,滄海一身歸。若過煙霞地,為余掃釣磯。
編籬成小圃,砌石作屏圍。架壓龍珠果,階翻鳳尾葵。雨馀花態媚,日暖蝶魂迷。滿眼皆生意,幽棲愿不違。
高秋靜院寒先至,孤月長涂影倍憐。生死頓疑千里外,悲歡徒憶十年前。相看容易成岐路,共閱艱難更遠天。歲月豈堪離別過,殘荷衰柳幾潸然。
咄咄底怪事,半壁起風濤。周遭僅盈尺,常函萬仞高。日足森森海霧紅,形勢大類扶桑東。崩厓古樹摧欲死,點綴草石俱天工。吁嗟畫工有此大奇手,又何必攀藤緣磴探澤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