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左藏挽詩二首 其二
昔年陪宴上岷臺,一聽新歌一舉杯。此會如今嗟已矣,擬將何調寄馀哀。
昔年陪宴上岷臺,一聽新歌一舉杯。此會如今嗟已矣,擬將何調寄馀哀。
披云斲奇峰,稍稍墮危峭。百年能幾何,萬事付一笑。
方經脫手春,又復送馀熱。懸知到故山,定與秋風別。
故山久不歸,田園廢耕鋤。但馀玉澗碧,依舊繞吾廬。
吾廬亦何有,草屋八九間。床頭掛濕水,枕上見他山。
夫子固真亮,剛勁如何遠。玉骨定含秋,出語便清婉。
西齋君去后,別緒亂于莎。乃知長笑語,始奈客愁何。
我詩水清淺,只鵠浴不煩。君才正豪邁,霜足擁華軒。
門前短石橋,日日送君過。歸來院落間,還作北窗臥。
一從禿毛發,萬事成乖阻。貪食等饑鷹,酣眠如飽虎。
與君游戲處,個中無悟迷。冰華來脈正,不獨是曹溪。
庭菊芬芳五色并,每因來看得怡情。共憐羈旅增多病,太息交游減舊盟。
萬事不如閒處樂,一樽聊就故人傾。愛花欲種嗟無地,憑有清詩為借賡。
秋風客里百愁并,春雨江南萬里情。時序未忘黃菊興,江湖猶夢白鷗盟。
況于衰病淹留際,豈有襟懷浩蕩傾。何怪相過舊同舍,一觴易醉句難賡。
龍興基景命,王器結瑤岑。
不睹艱難跡,安知啟佑心。
山河陵寢壯,弓劍歲時深。
盛典叨陪從,威儀百爾欽。
總戎使節駐南湖,更會軍容萬舳艫。
共擬返旗梟二豎,即看傳檄號三吳。
江城有險應先據,越國行成且緩圖。
底事金繒飽搜索,望塵舞蹈作前驅!
碧空秋浸涼云夕。夕云涼浸管空碧。微月澹輝輝。輝輝澹月微。
露含花濕霧。霧濕花含露。幽閣傍螢流。流螢傍閣幽。
落膘寒汀煙漠漠。漠漠煙汀寒膘落。流水野塘秋。秋塘野水流。
露幽藏古樹。樹古藏幽露。明月伴人行。行人伴月明。
七層靈燄自照,
萬里劫風不吹。
烽信斷無澤國,
神光恰似天池。
鷺鯤一水往來不,目斷齊州海上樓。
故國啼鵑悲杜宇,荒園夢蝶感莊周。
論詩秦漢聲存夏,結客江湖氣得秋。
記取淡濱同聽曲,十千沽酒散奇愁。
一枰相對漫怡神,
白黑爭先局局新。
不覺斧柯從此爛,
甘心誰是肯輸人。
應是共春期,兩兩歸芳苑。
葉底復花間,粉翅輕盈展。
幽夢暗縈牽,為惜殘紅亂。
黃鳥苦無情,喚起雙驚散。
嬌枝紅破一分霜,不共芙蕖值野塘。
葉臥豈黏游客屐,花飛時撲美人箱。
豐神細寫題詞李,艷麗翻憐出塞王。
知否放翁顛未改,尋秋重到碧雞坊。
柱史吾鄉彥,高情奈別何。
有書來晉水,無夢不漳河。
亂后征徭急,明時諫諍多。
老懷關世事,況聽大風歌。
山頭孤塔閟真人,云是僧伽第二身。
處處金錢追晚供,家家蠶麥保新春。
欲求世外無心地,一掃胸中累劫塵。
方丈近聞延老宿,清朝留客語逡巡。
省中官最美,無似水曹郎。
前代佳名遜,當時重姓張。
白須吟麗句,紅葉吐朝陽。
徒有歸山意,君恩未可忘。
大悲觀音開正面,
官不容針通一線。
鼠拽葫蘆有底忙,
鬼爭漆桶無人頌。
季子貂裘在,何年作隱淪。
金扉曾謝祿,瑤草足娛親。
林似聽鶯日,山疑臥虎春。
悠悠濮臺水,今見釣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