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以籠置鵝。《晉書.王羲之傳》"山陰有一道士,養好鵝,羲之往觀焉,意甚悅,固求市之。道士云'為寫《道德經》,當舉群相贈耳。'羲之欣然寫畢,籠鵝而歸,甚以為樂。"后以"籠鵝"指王羲之以字換鵝事。
1.興盛的時運;大運。
1.猶裝載;存放。
1.華美的辭藻。多用作對別人文章的美稱。
1.美好的法則。
1.謂穿上端莊的禮服。章,即章服。
1.見"盛指"。
1.亦作"盛旨"。
2.猶盛意。
1.猶大作。對別人著作的美稱。
1.昌明的政治。
1.猶盛跡。指盛大的功業。
1.猶明主。
1.收藏;存放。
1.豐盛的飯食。
1.亦作"盛妝"。亦作"盛裝"。
2.華麗的裝束。
3.喻指華美的景觀或景物。
1.見"盛妝"。
1.強壯。
2.猶盈滿。
1.豪門大族。
1.至尊。謂尊貴至極。
1.猶大作。
2.廣泛流行。
1.猶盛會。
鐵磁質磁化后,在撤去外磁場時所能保存的磁感應強度。軟鐵的剩磁最小,常用作電磁鐵或電磁繼電器的鐵芯。鐵鎳鈷合金、鐵氧體的剩磁最大,常用來制作人造永磁體。
1.猶躥到。
1.真是﹐真所謂。
1.女子妝后所剩的脂粉。指閨中之作。
1.謂多馀的人。
1.真肯。
1.比喻零星散見的作品。
1.多求。
1.語本唐杜甫《陪鄭廣文游何將軍山林》詩之五"剩水滄江破,殘山碣石開。"剩水,指人工池塘;殘山,指假山◇多以"剩水殘山"指山河殘破的景象。
1.指剩馀的飯菜。
1.謂在正供之外增益供品。
1.馀剩;遺留。
1.指片段不成系統的馀義。
1.剩有;猶有。
多出來的;遺留下來的剩余物資。
1.由勞動者的剩馀勞動生產出來的產品,跟"必要產品"相對。
探求現象因果聯系的方法之一。如已知被研究的某一復雜現象由某種復雜情況引起,將其中已確認有因果聯系的部分除開,則剩余的部分也有因果聯系。如已知天王星的運行軌道有四個地方發生傾斜,還知道三個地方的傾斜是因為受到三個行星的吸引,由此認為第四個地方的傾斜是因為受到另一個行星的吸引◇來果然發現了這個行星,即海王星。剩余法得出的結果有或然性。
由雇傭工人創造被資本家無償占有的價值。體現資本家對雇傭工人的剝削關系。勞動力的使用價值,不僅能再生產出它本身的價值,并能生產出比本身價值更大的價值,這一超過部分就是剩余價值。生產和無償占有剩余價值,是資本主義的生產目的。有人認為,在社會主義商品生產條件下,工人剩余勞動也形成剩余價值,但歸社會或集團所有,不體現剝削關系。
資本主義的基本經濟規律。它表明資本主義生產的目的是為了生產和占有剩余價值。即資本家用絕對或相對地延長工人剩余勞動時間,提高勞動強度,改進生產技術等方法,最大限度地獲取由雇傭勞動者創造的剩余價值。它支配著資本主義生產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過程,決定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基本矛盾的日益尖銳化以及資本主義發生、發展和滅亡的歷史趨勢。
剩余價值和可變資本的比率,或剩余勞動時間和必要勞動時間的比率。在資本主義條件下,是工人受資本家剝削程度的表現。用公式表示剩余價值率=剩余價值可變資本或剩余勞動時間必要勞動時間。
必要勞動”的對稱。超過維持勞動力生產和再生產需要的勞動。在私有制社會中即為剝削者所占有的勞動。社會主義社會中剩余產品為社會占有,因此有人認為一切勞動都是必要的,不再存在必要勞動”與剩余勞動”的范疇。是社會發展的基本條件之一,也是創造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礎。
1.多馀的話。
1.多馀的人員。
1.謂多醉飲;再醉飲。
又稱嵊泗群島”。在浙江省東北部海中。屬舟山群島。包括嵊山、泗礁山、黃龍山、花鳥山等一百九十六個島嶼,以泗礁山面積最大。是中國著名漁場之一。島嶼海灘平緩,建有海水浴場。為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
1.人命案的現場。
1.載尸柩的車子。
1.主事之臣。
2.猶尸位之臣。指居位而無所作為的臣子。
1.滋生在腐爛尸體上的蟲。
2.道家謂人體內有尸蟲,伺人失誤,凡庚申日向上帝進讒以求饗。唐柳宗元有《罵尸蟲文》。
1.謂臣見君非而不諫,徒被寵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