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用簞裝著飯食﹐用壺盛著漿湯。《孟子.梁惠王下》"以萬乘之國伐萬乘之國﹐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豈有他哉!避水火也。"后用為犒師擁軍的典故。
2.用簞裝著飯食﹐用壺盛著漿湯。《公羊傳.昭公二十五年》"高子執簞食與四脡脯﹐國子執壺漿﹐曰'吾寡君聞君在外﹐馂饔未就﹐敢致糗于從者。'"后用為餉饋食飲的典故。
1.指粗劣的食糧∷﹐糠中的粗屑。
1.糠和酒滓。喻指粗劣的食糧。
1.亦作"糠秕"。
2.谷皮和癟谷。
3.比喻粗劣而無價值之物。
4.引申為視作糠秕。
1.一種照明用具。以蘇子油渣雜粟糠摶在蓬梗上點燃。舊時吉林民間多用之。
1.一種拌粘米糠的麻桿﹐作照明用。
1.亦作"糠核"。
2.指粗劣的食物。
1.見"糠籺"。
1.指極粗惡的食物。
1.貧民聚居處的代稱。
1.谷皮碎米。指粗劣的糧食。
1.星名。屬箕宿。
1.糟糠。指粗劣的食物。
糠皮和fc7cFぃ谷物的皮殼。比喻卑微的東西糠fc7cG釗肆浮
1.見"扛半拉子活"。
1.謂未成年的孩子做整天活,只得成人的半天工錢。
1.結幫。
2.頂撞。
做長工;扛活。也說扛長活。
1.干重體力勞動。
1.比喻擔負重任。
舉起大鼎力能扛鼎。也形容孔武有力扛鼎揭旗之士。
1.肩抬。
1.抬扛起哄。
指給地主或富農當長工。
1.謂眾人出錢飲酒。
1.舉哀,哭泣。
1.舉抬。
1.做長工,干成人的活。
1.高昂;激昂。
1.抵御;捍衛。
1.強暴,兇暴。
1.謂得到極度寵幸。
1.酬答;對答。
1.悖逆,違抗。
長久不下雨,干旱情形嚴重;大旱。
1.見"亢龍有悔"。
1.猶顯現。
生理機能超過正常的情況。如胃腸蠕動亢進、甲狀腺機能亢進等。
1.比喻要沖,重地。
1.抗拒。
1.爽郎。
1.猶言激烈。
1.剛直誠信。
1.剛毅。
1.比喻驕橫無德之君。
2.泛指剛愎躁進之人。
1.《易.干》"上九,亢龍有悔。"孔穎達疏"上九,亢陽之至,大而極盛,故曰亢龍,此自然之象。以人事言之,似圣人有龍德,上居天位,久而亢極,物極則反,故有悔也。"謂居高位而不知謙退,則盛極而衰,不免敗亡之悔。
1.謂官位極高。
2.指高官。
1.傳說中的一種樹。
1.謂地勢高曠。
2.謂天高氣爽。
3.謂性格直爽。
1.指《易.干》第六爻的爻位。《干》卦"上九"(即第六爻)的爻辭為"亢龍有悔",故稱其爻位為亢位。相傳孔子解釋何謂"亢龍有悔"時說"貴而無位,高而無民,賢人在下位而無輔,是以動而有悔也。"后因以"亢位"為前朝失位﹑后代受禪之兆。
1.謂性情高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