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見"精鑒"。
1.謂無情無義,出口傷人。
1.猶傷懷。
1.方言。謂說諷刺話。
1.治療身體內傷或外傷的藥物。
1.見"傷痍"。
創傷;傷害傷痍滿目|感百姓之傷痍。
1.損害勇氣。
1.憂傷。
1.受傷的人員。多指作戰受傷的戰土。
1.猶言悲痛欲絕。
1.受傷和死亡或因受傷而死亡。
1.傷痛,悲傷。
1.古代為殤亡者居喪的服制。
1.指殤者的靈魂。
1.見"殤夭"。
1.夭折。
1.未成年而死者,短命的人。
1.商量辦理。
2.商人營辦。
工商企業印制在商品或商品包裝上的標記。由文字、圖形、符號構成。代表商品的質量和信譽,以示與其他廠商生產經營的同類商品相區別,便于消費者識別和選購。經注冊核準的商標,申請人享有專用權,受法律保護。
將使用的商標向商標管理機關申請登記、辦理注冊的手續。經過核準,取得商標注冊證方才有效。
1.秋風。
1.見"商飆館"。
1.宮觀名,南朝齊武帝時建,在金陵(今南京)。
1.秋風。
1.舊時對中外互市商船的通稱。
1.清末中央政府成立的掌管通商及運輸等事務的部門。
1.參商。二十八宿的商星與參星,商在東,參在西,此出彼沒,永不相見◇以"商參"比喻人分離不能相見。
1.掌管商業的行政機關。
1.聚集在一個或相連的幾個建筑物內的各種商店所組成的市場。
1.秋蟲。
1.謀劃。
又稱運輸船”。用于載運旅客和貨物的船舶。與其他運輸工具相比,載運量大,營運成本低。也包括擔負商業服務的船,如拖船、工程船等。
1.商量串通。
1.秋風。
1.指孔子弟子子夏(卜商)與子貢(端木賜)。
1.見"商飆"。
1.在河南省鄭州市。城垣周長七公里,用土分層夯筑。城墻剖面為梯形,底面一般寬二十米,高約九米,部分城墻被掩埋在現今的地面之下。環城發現十一個缺口,某些缺口可能與城門有關。城墻附近有大量的商代文化遺址。西墻外杜嶺出土兩件大型銅方鼎,南墻﹑北墻外各發現一處青銅器鑄造作坊遺址,鄭州市內曾發現商代早期的房基﹑地窖﹑壕溝﹑水井﹑墓葬及雕刻字骨和陶文符號。
1.通商的道路。
1.燈謎。
1.猶商較。
1.出售商品的店鋪。
1.謂隱居不仕。商謂隱于市,釣謂隱于江湖。
1.樂曲七調之一,其音凄愴哀怨。
2.謂甲乙兩個單位通過協商,將一方的工作人員調到另一方去工作。
1.商討訂正。
1.商量決定。
1.測量。
2.商討。
1.成群結隊的行商。
1.商酌。
1.見"商冒"。
1.春秋魯美人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