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見"本支"。
1.見"瓏璁"。
1.見"瓏玲"。
1.猶白光。
1.微明貌。
2.昏暗貌。
1.微明。
1.微明貌。
2.象聲詞。
1.明月。
1.猶臃腫。行動不靈活的樣子。
1.目不明貌。
1.磨煉刀刃。比喻刻苦鍛煉。
1.亦作"礲錯"。
2.磨治。語出漢揚雄《法言.學行》"夫有刀者礲諸,有玉者錯諸。不礲不錯焉攸用?礲而錯諸,質在其中矣。"李軌注"礲錯,治之名。"
3.磨煉;切磋研討。
1.亦作"礲砥"。
2.切磋研討。
1.糙米飯。
1.經營稻谷去殼加工的手工業(yè)作坊。
稻谷礱過后脫下的外殼。
1.磨光雕琢。
1.見"礱礪"。
1.亦作"礱厲"。亦作"礲礪"。
2.磨石。
3.磨;磨煉。
4.切磋研討。
1.磨煉。
1.亦作"礲礲"。
2.象聲詞。
1.細密。
1.磨治鍛煉。
1.亦作"礲甓"。
2.經過細磨的磚。俗稱水磨磚。
1.墓碑。礱,通"壟"。
1.猶言勤學苦練。
1.亦作"礲冢"。
2.墳墓。礱,通"壟"。
1.磨治鑄造。
1.亦作"礱斫"。亦作"礱斫"。
2.磨和砍削。亦指磨和砍削的技能。比喻處世為人之道。
3.琢磨;切磋。
1.磨煉。
1.猶竜窣。
1.象聲詞。形容輕微細碎之聲。
1.鳥籠中的一角。
1.羈絆﹐受牽制。
1.猶揮鞭。謂策馬。
1.饅頭的古稱。
1.竹籠和小竹簍。
1.盛土的籠和鏟挖泥土的鍬。
1.猶籠茐。
1.嶺南所產的一種長節(jié)竹。亦稱"籠竹"。
1.把東西孿成為一叢。
1.即燈籠。
1.猶東籠。摧敗披靡之貌。
1.以籠置鵝。《晉書.王羲之傳》"山陰有一道士,養(yǎng)好鵝,羲之往觀焉,意甚悅,固求市之。道士云'為寫《道德經》,當舉群相贈耳。'羲之欣然寫畢,籠鵝而歸,甚以為樂。"后以"籠鵝"指王羲之以字換鵝事。
1.指晉書法家王羲之的后裔。
1.混合不分。
1.牢籠。
1.鳥籠。
1.見"籠街喝道"。
1.籠罩;覆蓋。
2.超越;勝過。
1.在車轂外面裹上鐵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