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飄動貌。
2.緩行貌。
1.清代吉服冠冠頂以珊瑚珠為飾,稱"珊瑚頂"。泛指顯官冠飾。
1.亦作"珊瑚鉤"。
2.古人認為的一種瑞應之物。
3.用珊瑚所作的帳鉤。
4.比喻文章書畫華麗珍貴。
海洋中一種石灰質巖礁。由造礁珊瑚的遺骸和石灰質藻類、貝殼膠結而成。分布在熱帶、亞熱帶海洋。按形態(tài)分為岸礁、堡礁和環(huán)礁。中國最南端的領土曾母暗沙即為珊瑚礁。
1.古代婦女戴的首飾。
1.即珊瑚。因其形似樹,故稱。
2.植物名。常綠灌木或小喬木。葉橢圓形,邊緣有波狀鋸齒;花白色,氣芳香;果實橢圓形。產(chǎn)于我國華東及華南各省,日本﹑印度也有分布。
1.撈取珊瑚的鐵網(wǎng)。語本《新唐書·西域傳下·拂萮》"海中有珊瑚洲,海人乘大舶,墮鐵網(wǎng)水底。珊瑚初生盤石上,白如菌,一歲而黃,三歲赤,枝格交錯,高三四尺。鐵發(fā)其根,系網(wǎng)舶上,絞而出之,失時不取即腐。"引申指收羅珍品或人才的措施。
1.珊瑚制成的珠。古代天子﹑百官用作冠飾,清代也用作朝珠。
1.同"姍姍來遲"。
2.形容來得很晩。
1.見"珊瑚網(wǎng)"。
1.見"舢舨"。
1.亦作"舢板"。
2.沿?;蚪由嫌脴獎澋男∧敬?,作渡客或救護之用。
3.清代內(nèi)河戰(zhàn)船之一種。清水師營設戰(zhàn)船。內(nèi)河戰(zhàn)船有小哨船﹑舢舨船﹑長龍船等。參閱《清會典.工部三.都水清吏司》。
1.弓形竹制的載人坐具﹐上覆以席﹐形如馱轎。
1.竹籬笆。
1.童子學書的用具。借指學童所識的基本字義。
1.騎馬。
1.踩高蹺。
1.行步緩慢從容貌。
1.猶翕合。一張一合地動。
2.煽動。謂鼓動別人去做不應該做的事。
1.謂進行鼓動或煽動。
1.煽動誘惑。
1.簸揚谷物的器具。即風車。
1.謂加以煽動。
1.束發(fā)巾。
1.車飾下垂貌。
1.熾盛。
1.煽惑,鼓動。
2.流動;掀動。
比喻攛掇別人干壞事幾個壞家伙在背后煽風點火,惟恐天下不亂。
1.煽動捏造。
1.煽惑籠絡。
1.冶煉。
1.煽動作亂。
1.播揚毒焰。
1.猶肆虐。
1.招搖撞騙。
1.擅權。
1.閃爍。
1.橫行。
1.宣揚;鼓動。
1.猶煽動。
1.煽動引誘。
1.煽動誘惑。
1.煽惑,捏造。
1.植物吐穗或吐絮貌。蔪,通"漸"。
1.悲傷惆悵。
1.流淚感嘆。
1.淚水流淌。
形容淚流不止的樣子熱淚潸潸|潸潸地流下了眼淚。
1.淚流貌。
1.下垂貌。
1.又臭又臟。謂骯臟丑惡。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