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責難辱罵。
1.一人。指男人。
2.特指一個農夫。
3.猶言獨夫。指眾叛親離的人,暴君。
4.借指地積,方百步或百畝。
1.謂一人拚命,萬人難以抵擋。
1.謂如一人決死而戰,雖然擁有重兵也不敢輕視。
1.見"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1.見"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1.見"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1.《淮南子.兵略訓》"一人守隘,而千人弗敢過也。"晉左思《蜀都賦》"一人守隘,萬夫莫向。"后以"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形容地勢險要,易守難攻。
一個男子同時娶兩個或兩個以上女子為妻的婚姻形式和家庭形態。始于氏族社會末期。
1.見"一夫拚命,萬夫難敵"。
1.形容地勢險要﹐易守難攻。
也稱單偶制”。以一男一女結成夫妻的婚姻和家庭形態。產生于原始社會末期。
1.見"一夫之用"。
1.猶言匹夫之勇。
1.謂僅能當一人之用,而無兼人之能。
1.一件衣服。
2.特指一襲章服。
3.古以王畿外每五百里謂之"一服"。
4.服一次藥。
5.指中藥的一劑或一帖。
1.北齊時規定官吏犯罪,鞭杖十下為一負。隋時規定九品以上犯罪可以贖銅,每一斤為一負。
1.謂一人施教,眾人喧擾。比喻事不專一,絕無效果。語本《孟子.滕文公下》"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齊語也,則使齊人傅諸?使楚人傅諸?曰使齊人傅之。曰一齊人傅之,眾楚人咻之,雖日撻而求其齊也,不可得矣。"
1.一次灌溉。亦比喻用力不多。
①一種標準。概,古代量米時刮平斗斛用的木板,引申指標準一概而論|同糅玉石兮,一概而相量。②相同;一樣萬方聲一概。③一頭;一端病諸儒執一概,是非紛然。④副詞。統統;全部生客一概不見|除了這尊玉佛,其他一概不要。
有相互關系的一群人一干人犯|一干高鄰在這里|如今被太師府鈞帖,立等要這一干人。
1.猶言罄盡。形容一點不剩。
2.形容整潔干凈。
1.一千一萬的隱語。"干"與"千"﹑"方"與"萬"字形相近。
1.《晉書.王羲之傳》"率諸子,抱弱孫,游觀其間,有一味之甘,割而分之。"后因以"一甘"指一味美食。
1.比喻越過中間環節,將事情一直貫徹到下層或做到底。
1.方言。猶言一伙。
1.見"一圪塔"。
1.亦作"一圪垛"。亦作"一圪堵"。亦作"一各多"。亦作"一各都"。
2.方言。猶言一大堆,許許多多。
1.本指切割一次,后即用為行使一次或負責一次之詞。語本《后漢書·班超傳》"昔魏絳列國大夫,尚能和輯諸戎,況臣奉大漢之威,而無鉼刀一割之用乎?"
1.表數量。單個。用于人和各種事物。
2.整個。
3.用在動詞和補語之間,表示程度。
4.跟名詞﹑動詞結合,用在謂語動詞前,表示快速或突然。
1.俗諺。比喻引起爭吵沖突,雙方面都有錯。
1.謂為數甚少。
1.表示連續不停或毫不松勁。
1.謂做事認真踏實,亦有拘執呆板意。
2.比喻一頂一,各有專職或各占一席之地。
1.俗語。謂個個著實。
黨的基本路線的核心內容。一個中心,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兩個基本點,指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1987年中共十三大作出這一概括。參見黨的基本路線”(1011頁)。
1.一個銅板。亦指極少的一點錢。
1.見"一圪塔"。
1.比喻同心協力。
1.古代歷法以周天三百六十度的十二分之一,即三十度為一宮。
1.謂一帶鉤之金。比喻輕少。
1.一滾,一轉。形容動作靈活迅速。
1.一骨魯。
1.同"一股腦兒"。
1.指歉收。
1.猶言一股腦兒。
全部;完全把一瓶礦泉水一股腦兒喝下肚|她將心里的話兒一股腦兒傾吐出來。
1.同"一股腦"。
迅速地一滾或一轉他一骨碌翻身爬了起來。
1.古以三十斤為一鈞,四鈞為一石,四石為一鼓,合四百八十斤。
2.擊鼓一次。引申謂一舉,一戰。
語出《左傳·莊公十年》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古代作戰擂鼓進軍,擂第一通鼓時士氣剛被激發,最為旺盛◇多以比喻趁著勁大氣盛之時一下子把事情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