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謂一帶鉤之金。比喻輕少。
1.看見兔子而呼獵犬。比喻及時補救。語出《戰國策.楚策四》"見兔而顧犬,未為晩也。"
1.外眼角。
1.看作。
1.眼圈;眼眶。
1.瞌睡;打盹。
1.見"目無王法"。
《莊子·養生主》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嘗見全牛也。”眼睛看到的不是整個牛而是只見牛的組織間隙◇用目無全牛”形容技藝達到高度純熟的地步。
1.不把法制放在眼里。形容違法亂紀,胡作非為。三尺,指法律。古代把法律寫在三尺長的竹簡上,故稱。
1.不把國家法律放在眼里。形容胡作非為,無法無天。
1.眼睛不朝下看。形容態度高傲。下塵,下風,喻指比自己低下的人。
1.見"目中無人"。
1.不把尊長放在眼里。形容狂妄無禮。
①身邊常在阿母目下。②目前目下事忙,未及回信。
1.閉目凝思。
1.目視而竊笑。
2.猶眉開眼笑。
1.眼花。
1.眼花繚亂,心神搖蕩。多形容所見情景令人驚異。
1.猶頭昏眼花。
1.見"目眩頭昏"。
1.佛教語。謂瀏覽涉獵。
1.眼睛。
1.看到美好的事物而感到羨慕。
1.目擊;親眼驗證。
1.注目為禮。
1.目直視貌。
1.以目測度。
1.眼睛生翳。眼病之一。
1.以目示意達情。
1.眉毛眼睛能作態示意。形容處事精明狡猾。
1.猶言淚竭神傷。形容悲痛之甚。
1.觀察研習。
1.亦作"目?"。
2.眼珠。
1.同"目瞪口呆"。
1.因驚恐而楞住的樣子。
1.亦作"目瞪口呆"。
1.親眼所見。形容熟悉了解。
1.用眼睛示意指點。
1.用眼神和氣色示意以支使別人。形容態度驕橫。
1.親眼觀察,親手試驗。
1.眼里沒有別人。形容狂妄自大,看不起人。
2.馀子,其馀的人。
1.眼球。
1.矚目;注視。
1.目光注視。
1.猶言全神貫注。
1.謂竭盡心力以赴。
1.宋朝皇宮中的一種賞錢。
1.亦作"目眥"。
2.眼眶。
1.蒙受恩惠。
2.明清時軍官對其長官的自稱。
1.洗發。
1.見"沐猴而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