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進行說理斗爭。
1.政局;世道。亦泛指情勢。
2.世界局勢。
1.世襲的爵位。
1.當代的君主。
1.局面,情況。
1.猶言生涯。
1.傳說中的靈鳥。
2.塵世的歡娛。
1.家世品類,猶言出身。
1.世俗的牽累。
1.即耶律。遼建立者阿保機出身于契丹迭剌部,世里為其家族之姓。
1.亦作"世歷"。時世;世運。
2.世代的經歷。
1.世代為吏之人。
1.世間的利祿。
1.古代有世祿之制,貴族世代享有爵祿。
1.人世間的道路。指人們一生處世行事的歷程。
2.指宦途。
3.猶世道,指社會狀況。
4.世情;世事。
5.世俗。
1.俗念。
1.當時的輿論。
2.佛教稱其他宗教﹑學派言論。
1.世網。比喻塵世萬事之牽累。
2.帝王治理天下的紀綱。
社會上各方面的情況孩子去年剛畢業,沒見過世面,還得多加引導。
1.世祖廟,東漢光武帝劉秀之廟。
2.明嘉靖帝為其父興獻王朱佑杬所立之廟。
3.指明世宗朱厚熜。
1.世代為民。
1.世間的名望。
1.治世的謀略。
1.猶世范。
1.伯母。
1.當世的災難﹑禍亂。
1.猶言年代。
1.塵世之念。俗念。
1.世代相沿的奴仆。
2.明清時在安徽寧國府地區,往往有某姓村民世代為另一姓村民服役的習俗,謂之世仆。
1.家世譜系。
1.猶世親。累世的親戚關系。
1.猶世交。
1.經世之才。
1.幾代都有親戚關系。
1.世代承襲為卿大夫。
1.時代風氣。
2.世俗之情。
3.世態人情。
4.勢利。
5.猶言世人,時人。
1.猶言世情。
1.承繼權勢。
1.猶鐵券。明代賜予功臣,使其世代享有特權的憑證。形制如瓦,其大小依官爵高低分為九等,外刻其功,中鐫其過。每副各分左右,左存功臣,右藏內府。若子孫犯罪,取券勘合,折其功過予以赦減。
1.世間的人;一般的人。
2.指未出家的世俗之人,與"僧侶"相對。
1.世俗的榮華富貴。
1.俗儒。
2.指經師。
3.當代的學者。
1.世間的祥瑞。
1.明連江陳第藏書堂名。第藏書多善本,有《世善堂書目》,藏書至清乾隆初散佚。其書目,清鮑廷博刊入《知不足齋叢書》。
1.人世間。
1.謂世間沒有不可克服的困難。
1.社會的禮法。
1.當世之士;文士。
2.世俗之士。
1.世系姓氏。
1.累世;代代。
1.指士農工商各自具備的技藝。
2.指世代相傳的專業,如巫﹑醫﹑卜筮等。
3.時事;世上的事。
4.世務;塵俗之事。
5.指社交應酬﹑人情世故。 6.大勢。 7.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