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空費,白費。
1.謂只以手勢和表情傳情達意。
1.低沉的笑聲。
1.笑聲。
1.啼聲嘶啞。
1.靜默無聲。
1.佛教語。喻指至愚不知解悟之人。
1.佛教語。指不知解悟的僧人。
1.形容方言聱牙難懂。
1.小兒語聲,借指小兒。
1.相揖而不作聲。
1.亦作"啞喑"。
2.陰沉;沉默。
1.舊體詩中稱聲韻低沉或冷僻字多的韻部。
1.宋雜戲名。
1.象聲詞。
1.象聲詞。多以摹狀鳥聲或人語嘈雜聲。
1.指因未能調試而棄置的古樂鐘。
2.喻指蘊藏的才識。
1.啞巴。
1.亦作"啞子吃黃連"。同"啞巴吃黃連"。
1.比喻有苦說不出。
1.同"啞巴吃黃連"。
1.見"啞子做夢"。
1.見"啞子做夢"。
1.亦作"啞子托夢"。亦作"啞子尋夢"。
2.比喻有話或苦衷說不出。
1.默坐。
1.穴位名。位于項正中線﹐入發際0.5寸﹐適當第一﹑二頸椎棘突之間。
1.指愚昧不悟的僧人。比喻不知禮數的人。
1.素來愛好。
2.敬詞●愛。
1.典雅深奧。
1.古代九種跪拜儀式之一。跪拜時先屈一膝﹐再屈一膝。
1.高雅的情懷。常用為敬詞。
1.從容安閑地行走。
1.戲曲名詞。清乾隆時﹐稱昆曲為"雅部"﹐以別于"花部"。
1.亦作"雅材"。
2.不同尋常的才智。
1.見"雅才"。
1.雅正的風度。
2.猶佳作。
1.雅正的樂曲。
2.高尚的操守。
1.見"雅暢"。
1.亦作"雅昶"。
2.典雅流暢。
1.素稱。
2.美稱。
1.謂言行合禮制。
2.典雅嚴謹。
3.猶雅致﹐美而不俗。
1.吹奏《雅》《頌》之樂。
1.見"雅醇"。
1.亦作"雅淳"。
2.雅正純厚。
1.典雅的文辭。
1.平素的言語。
2.文雅的言辭。
1.猶純正。
1.雅正通達。
2.很通達。
1.見"雅澹"。
1.高雅恬靜。
1.亦作"雅淡"。
2.高雅恬靜。
3.高尚淡泊。
4.雅致素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