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和順貌;安適自得貌。
2.特指兄弟和睦的樣子。語本《論語.子路》"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3.喜悅貌。
1.形容十分高興的樣子。
1.報喜信的人。
2.指稱媒人。
望外意料之外。出乎意外地高興突然接到多年不見的好友從國外打來的電話,小玲真是喜出望外。
1.形容遇到意想不到的喜事,感到極度高興。
1.孵不成雛鴨的鴨蛋。也叫鴨餛飩。
1.女子出嫁或生孩子滿月時,用以饋送親友的熟蛋。其外殼染成紅色,以示喜慶。
2.指經孵化尚未成雛出殼的雞鴨蛋。有全喜﹑半喜之分。頭翼俱全的稱全喜,略具雛形的稱半喜??芍笫焓秤?。
1.猶幸虧,幸喜。
1.形容非常高興喜悅的樣子。
1.地名。在河北省遷西縣。明代為薊北重地,曾設兵駐守。向為長城內外交通要沖之一。原名喜逢口,相傳古有久戍不歸者,其父求之,喜逢于此,故名。明永樂間改今名。
1.猶悅服。
1.舊式婚禮時為新婚夫婦祝頌的歌曲。
1.自負其功。
2.喜立大功;貪功。
1.喜慶時用以招待賓客或分送親友的干果,如花生﹑棗兒﹑桂元之類。
2.即紅蛋。舊俗婚娶或生孩子的人家用以分送親友鄰居。參見"喜蛋"。
1.喜歡;愛好。
愛好;喜歡喜好讀書|他課余喜好種花。
1.欣喜慶賀。
1.見"喜歡"。
1.同"喜形于色"。
1.舊時結婚時新娘坐的花轎。
1.得意的神情。
1.結婚時招待賓客的酒或酒席。
戲劇類型之一。多以夸張的手法、巧妙的結構、詼諧的臺詞及對喜劇性格的刻畫引人發笑。喜劇嘲笑丑惡、滑稽的現象,肯定正常的人生和美好的理想。一般分為諷刺喜劇、抒情喜劇、荒誕喜劇、鬧劇等樣式。
1.既高興又惶恐。
2.指高興和恐懼。
1.大聲歡笑。
1.喜悅,痛快。
1.歡樂;高興。
1.形容討人喜歡的樣子。
世界最高大的山脈。分布在中國西藏南部和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錫金、不丹境內。長約2450千米。主脈大喜馬拉雅山平均海拔6000米以上,8000米以上高峰有十六座,中尼邊界上的珠穆朗瑪峰(884813米,最新實測為884627米),為世界第一高峰。山頂終年積雪,冰川發達。年青褶皺山脈。地殼極不穩定,處于世界大地震帶。
1.愛好診脈。
2.謂婦女懷孕的脈象。
1.形容滿臉喜笑的表情。
1.喜而入睡,有所夢則謂之喜夢。
1.好名;追求名譽。
1.見"喜子"。
①舊時婚禮上照料新娘的婦女喜娘扶著新娘子上了花轎。②指媒婆喜娘說合,小姐出閣。
1.一會兒高興,一會兒生氣,情緒變化無定。語本《呂氏春秋.誣徒》"喜怒無處,言談日易。"高誘注"處,常也。"
1.婚嫁的日期。
1.語出《書.益稷》"﹝帝﹞乃歌曰'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孔傳"股肱之臣喜樂盡忠,君之治功乃起。"后以"喜起"謂君臣協和,政治美盛。
1.祥瑞之氣。
2.歡樂的神色。
3.指歡樂的氣氛。
1.見"喜洋洋"。
1.亦作"喜洽"。
2.和悅可愛。
1.見"喜恰"。
1.詞牌名。有小令﹑長調兩體。小令起于唐,長調起于宋。又名《早梅芳》﹑《春光好》﹑《烘春桃李》﹑《喜遷鶯令》﹑《萬年枝》﹑《燕歸來》﹑《鶴沖天》等。見《詞譜》卷六。
2.曲牌名。南曲正宮﹑黃鐘宮,北曲黃鐘宮均有同名曲牌。
1.有喜慶之事時,給人的賞錢。
1.喜悅;滿意。
1.慶幸。
2.值得高興和慶賀的事。
3.指值得高興和慶賀。
4.慶賀,對喜事的慶賀。
又名鵲”。鳥綱,鴉科。外形似鴉,但有長尾。除腹部、肩部外,通體黑色,有藍綠色光澤。食性雜,吃昆蟲,也吃植物。民間視為吉祥”的象征。中國除草原和荒漠地區外均有分布。
1.使人喜歡。
1.喜悅的神色。
2.生時的畫像。
3.見"喜容菊"。
1.亦省作"喜容"。
2.菊花的一種。
1.形容非常高興喜悅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