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謂神和人。
2.神奇非凡的人。謂其姿容﹑行止﹑技藝等非常人所及。
3.猶神仙。古代道教和方士理想中所謂修真得道而長生不死的人。
1.指冶鐵。
(~兒)鼓動情緒,使振作起來;鼓起勁來互相~。
1.擊鼓進軍。
1.眼睛突出的樣子。
1.更鼓聲斷。指夜深。
1.謂空口宣傳。
1.上有圍欄的鼓架。
1.鼓起波浪。
在福建省廈門市西,與廈門市區隔鼓廈海峽。面積184平方千米。島上怪石嵯峨,林木蒼翠。有日光巖、菽莊花園、蓮花庵、海濱浴場、鄭成功紀念館等名勝古跡。景色秀麗,有海上花園”之稱。為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
1.對戲曲樂隊中鼓師的尊稱。
1.即鼓老。
敲鼓聲和奏樂聲~齊鳴丨~喧天。
1.擊鼓聲和奏樂聲一齊響起來。形容熱鬧景象。
1.即吹鼓手。吹打彈奏樂器的人。
1.形容音樂演奏之聲嘈雜熱鬧。
1.凸起飽滿的樣子。
1.見"鼓勵"。
1.掌鼓的官吏。
激發;勉勵車間主任~大家努力完成增產指標丨大家的贊揚給了他很大的~。
1.書體的一種。
1.亦作"鼓栗"。
2.震驚戰栗。
1.鼓弄支使。
1.見"鼓嚨胡"。
1.亦作"鼓龍胡"。
2.謂不敢公開言說,私下傳語。
舊時城市中設置大鼓的樓,樓內按時敲鼓報告時辰。
1.鼓和漏,古代報時用器。
1.扇風點燃爐子。
1.謂擂鼓率領。
1.煽動禍亂。
1.轉動圓輪。
2.指開動車船。
1.即鬼門道。宋元時戲臺上通向后臺的門。
外聽道和中耳之間的薄膜,由纖維組織構成,橢圓形,半透明。內表面與聽骨相連,外界的聲波震動鼓膜,使聽骨發生振動。也叫耳鼓、耳膜。(圖見〖耳朵〗)。
1.同"鼓鼓囊囊"。
1.爭著出頭;要冒尖,強出頭。
1.鼓點無力,旗幟歪倒。形容軍隊士氣不振。
擺弄這孩子就喜歡~積木。
1.形容事物鼓蕩激動,氣勢很盛。
2.鼓足怒氣。
1.鼓和拍板。泛指樂器。
1.拉風箱。排,鼓風吹火的工具。
1.鼓與盤。
2.彈盤以為節拍。
1.鼓槌。
1.擊鼓和樹旗。
語出《莊子·至樂》莊子喪妻,朋友來吊,只見他正撒腿坐地,敲著瓦盆而歌◇以鼓盆之戚”指喪妻。
1.謂喪妻之痛。
1.形容凸起或脹大的樣子。
大鼓和小鼓。古代軍中用來發號進攻。借指軍事邊城鼓鼙動地來|萬里辭家事鼓鼙?! 竟能薄看蠊暮托」?。古代軍中用來發號進攻。借指軍事邊城鼓鼙動地來|萬里辭家事鼓鼙。
1.鼓和旗。古代軍中用以指揮戰斗的工具。
1.同"旗鼓相當"。
1.見"鼓鬵"。
1.鼓起氣勢;鼓舞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