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涼爽貌。
1.安定貌。
2.剛直貌。
1.剛毅正直。
1.大聲喝叫。
1.吼叫。
1.勇猛貌。
1.吼叫。
1.據《太平御覽》卷三九八引三國吳謝承《會稽先賢傳》載,闞澤十三歲時,夢見自己的名字懸在月中,后遂升進◇即以"闞月"比喻人才名著稱于世。
1.居高視下。
1.俯視,近看。
1.俯視。
1.岸。
1.窺伺對方空隙。
1.激昂;憤激。
2.感慨。
1.感慨。
1.意氣憤激貌。
1.意氣激昂,胸襟開闊。
1.慷慨爽直。
1.慷慨率直。
1.太平。
1.葡萄牙語comprador的譯音。即買辦。
聯合機。特指聯合收割機。[英combine]
1.指后漢隱士韓康。康字伯休,常采藥名山,賣于長安市,口不二價者三十余年。長安市婦孺皆知,后遁入霸陵山中隱居。見《后漢書.逸民傳.韓康》。
2.豆豉的一種。
1.漢鄭玄之字。
1.杜康和儀狄的并稱。二人皆傳說中古之善釀酒者。
1.安樂富庶。
2.謂使之安樂富庶。
恢復健康病體 ~。
1.安樂富裕。
1.見"康哉之歌"。
1.平整道路之事。
1.平安。
2.安寧和順。
1.即周武王弟姬封,初封于康,故稱。
1.安定維護。
1.空壺,破瓦壺。多用以喻庸才。
1.淫逸迷亂。
1.為人邪惡而耽于享樂。康,通"荒"。
2.古代傳說中的人物。即共工。
1.安撫惠愛。
1.安撫救助。
2.指安民濟世。
3.保養。
1.安寧。
2.安康。
1.安撫拯救。
1.古西域國名。東界烏孫,西達奄蔡,南接大月氏,東南臨大宛,約在今巴爾喀什湖和咸海之間,王都卑闐城。北部是游牧區,南部是農業區。南部城市較多,有五小王分治『元帝永光元年(公元前43年),康居王迎匈奴郅支單于居康居東部合力對抗烏孫。元帝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西域都護甘延壽﹑副校尉陳湯率軍入康居,擊殺郅支單于。東漢時,栗弋﹑嚴﹑奄蔡均為康居屬國。晉武帝泰始中(公元265-274),遣使獻善馬,南北朝時,役屬于嚈噠。
2.唐羈縻都督府名。永徽時在康國置,故地在今蘇聯烏茲別克撒馬爾罕城。約公元八世紀中葉后,因大食勢力東進而廢棄。
1.空酒器。《詩.小雅.賓之初筵》"酌彼康爵,以奏爾時。"鄭玄箋"康,虛也。"一說為大酒器。康,通"荒"。見清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以"康爵"用為敬酒祝壽之典。
1.康莊大道。
唐代琵琶家。西域康國(今中亞撒馬爾罕一帶)人。少時即習琵琶,曾有長安第一手”之稱。貞元年間一次琵琶競技中遇琵琶高手段善本,即拜請為師,盡得其藝。
1.唐樂曲名。
安樂。
1.沉溺于逸樂。
2.清末戊戌變法的首要人物康有為與梁啟超的并稱。
1.謂落第。《說郛》卷二五引宋范正敏《遯齋閑覽.應舉忌落字》"柳冕秀才性多忌諱,應舉時……常語安樂為安康■聞榜出,急遣仆視之。須臾,仆還。冕即迎問曰'我得否乎?'仆應曰'秀才康了也。'"樂與"落第"之落同音,故諱言之◇因以"康了"作為落第的隱語。
1.使安定興盛。
1.宋時廬山的別稱。
〈書〉健康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