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猶言恢復原樣。
1.猶治生。
1.猶馭宇。
1.駕馭車騎的人。
1.古代說唱技藝的一種。元王惲有《鷓鴣引.贈馭說高秀英》詞"短短羅裲淡淡妝﹐拂開紅袖便當場……百年總是逢場戲﹐拍板風錘未易當。"
1.整治習俗。
1.猶言馭朽索。
1.天子即位,統治天下。
1.辦理外交。
1.支配文辭,駕馭文章。
1.統治部下﹑百姓。
1.見"馭朽索"。
1.《書.五子之歌》"予臨兆民,懔乎若朽索之馭六馬。"孔穎達疏"我臨兆民之上,常畏人怨,懔懔乎危懼,若腐索之馭六馬。索絶則馬逸,言危懼之甚。"后因以比喻帝王治國﹐艱險不易。
1.亦作"馭?"。
2.統治宇內。
1.駕馭,統率。
1.謂控御遠藩﹑遠邦。
1.掌握統治權力。
1.駕馭控制。
1.典出《后漢書.郭伋傳》"調伋為并州牧……伋前在并州,素結恩德,及后入界,所到縣邑,老幼相攜,逢迎道路。所過問民疾苦,聘求耆德雄俊,設幾杖之禮,朝夕與參政事,始至行部,要西河美稷,有童兒數百,各騎竹馬道次迎拜。伋問'兒曹何自遠來?'對曰'聞使君到,喜,故來奉迎。'伋辭謝之。及事訖﹐諸兒復送至郭外﹐問'使君何日當還?'伋謂別駕從事,計日當告之。行部既還,先期一日。伋為違信于諸兒,遂止于野亭,須期乃入。"后以"馭竹"謂地方官吏施行仁政﹐惠及百姓﹐受到兒童歡迎。
1.大計長策。
1.呼天祈神。
1.呼天喚地。形容極度悲切。
1.語本《書.堯典》"帝曰'咨!四岳,湯湯洪水方割,蕩蕩懷山襄陵,浩浩滔天。下民其咨,有能俾乿?'僉曰'于!鯀哉。'帝曰'吁!咈哉,方命圮族。'岳曰'異哉,試可乃已。'帝曰'往!欽哉。'九載,績用弗成。"孔傳"凡言吁者,皆非帝意。"蔡沈集傳"咈者,甚不然之之辭。"后以"吁咈"表示不以為然之意。
2.謂君臣和洽。
1.《書.堯典》"帝曰'吁!咈哉!'"又《益稷》"禹曰'都!帝,慎乃在位。'帝曰'俞!'"吁,不同意;咈,反對;都,贊美;俞,同意。本以表示堯﹑舜﹑禹等討論政事時發言的語氣,后用以贊美君臣間論政之和洽。
1.呼吁求告。
1.驚訝;驚異。
1.驚嘆。
1.呼號。
1.指吐氣。
1.嘆詞。表示憂傷或有所感。
2.嘆詞。表示贊美。
3.哀嘆;嘆息。
1.求賢。
1.慨嘆。
1.呼吁懇求。
1.吁請挽留。
1.遠大宏偉的謀劃。
1.遠大宏偉的謀劃。
2.指謀劃朝政大事。
1.嘆氣。
2.呼氣,吐氣。
1.呼吁懇求。
1.感嘆貌。
1.亦作"吁嘆"。
2.嘆息;哀嘆。
1.向天呼冤。
1.謂散發出溫暖之氣。
1.謂噓氣與吸氣;呼吸。
1.噓唏,嘆息。
1.感嘆。
1.嘆息,唏噓。
1.宏圖遠謀。
1.見"吁咈都俞"。
1.安閑自得貌。
2.驚恐貌。
3.喘氣聲。
1.《詩.大雅.大明》"維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懷多福。"聿本助詞,然后人常以"聿懷"為語典,用為篤念之意。
1.亦作"聿遑"。
2.迅疾輕快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