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呼吁懇求。
1.即紫磨金。金之最美者。
1.迫近敵壘。謂挑戰。
1.切磋﹐磨煉。
1.亦作"摩厲以需"。亦作"摩礪以須"。
2.磨刀以待。比喻作好準備﹐待時而動。
1.見"摩厲以須"。
1.見"摩厲以須"。
1.梵語muhūrtu的音譯。極短暫的時間﹐相當于一晝夜的三十分之一﹐意譯為須臾。
2.亦作"摩?羅"﹑"摩侯羅"﹑"摩訶羅"。唐﹑宋﹑元習俗﹐用土﹑木﹑蠟等制成的嬰孩形玩具。多于七夕時用﹐為送子之祥物。語本梵語摩瞭羅伽(mahoraga)。
1.[梵語mahoraga]人身蛇首的樂神。在佛經中常以護法神的身份出現。
1.猶磨光。
1.順手撫摩。
1.百合的別名。
2.鱷魚。
3.梵語m?ra的譯音。即魔。意為擾亂﹐障礙。佛經中原指欲界第六天的魔王波旬◇泛指一切障道之法。
1.磨損消滅﹐消亡。
舊譯明教”、末尼教”等。波斯(今伊朗)古代宗教之一。公元3世紀由摩尼創立。主要經典為《徹盡萬法根源智經》、《凈命寶藏經》、《贊愿經》等。宣傳善惡二元論,善人死后可獲幸福,惡人則須墮入地獄。曾傳布于北非、南歐與亞洲一些國家,公元7世紀后漸衰亡。公元6-7世紀傳入中國,曾被嚴禁,元明以后漸融入其他教派。
1.寶珠。
1.比擬研究。
2.模仿。
1.調弄﹐引誘。
2.撫摩﹐玩弄。
3.關懷。
1.切磋琢磨。
2.猶規勸。
1.猶安撫。
1.同"摩挲"。
1.同"摩挲"。
1.見"摩挲"。
1.揩擦。
1.搏擊。
1.見"摩挲"。
1.亦稱"摩挲石"。
2.寶石名。
也作摩娑”、摩莎”。①撫摩;撫弄摩挲銅人|我摩挲著那本書,舍不得丟開它。②摸索幸月色昏黃,門戶可辨,摩娑數進,始抵后樓。
1.迫近藍天。形容極高。
1.泛稱高層建筑。
1.見"摩托"。
1.亦譯作"摩頭"。英語motor的譯音。內燃機。
2.摩托車的省稱。
軍事體育項目之一。以摩托車為器具的一種競技運動。分兩輪和三輪兩種車型,每種車型按發動機汽缸工作容積分若干等級。按競賽形式可分為越野賽、多日賽、公路賽、場地賽和旅行賽等項目。以行駛速度或駕駛技巧評定名次。
裝備輪式車輛,實施機動作戰的步兵。見機械化步兵”(764頁)。
1.亦作"摩耫"。
2.謂觀摩玩賞。
1.接近云天﹐沖天。
1.磨其牙使之銳利。
2.指以口舌相爭。
3.露出銳利的牙齒。狀兇狠。
1.見"摩崖"。
1.亦作"摩厓"。
2.山崖。多指在山崖石壁上所刻的詩文﹑佛像等。
1.切磋研究。
1.釋迦牟尼之母。名摩訶摩耶(mah?m?y?)﹐相傳為天臂城釋迦族善覺長者之女﹐迦毘羅衛國凈飯王之王后。生悉達多太子(即后來的釋迦牟尼)﹐逾七日而歿。
1.見"摩玩"。
1.見"摩頂放踵"。
2.古印度諸國的風俗禮節﹐朝見尊敬者時用手撫摩其腳跟﹐以示崇敬。
1.掩映。
1.以磨粉為業的人。
1.拉不下臉;不好意思。
1.見"磨而不磷,湼而不緇"。
①輕微地摩擦腳在地上磨蹭著。②行動拖拉別磨蹭了,電影快開場了。③糾纏為了參加比賽,跟老師磨蹭了半天。
1.糾纏。
1.古代一種載有石磨的車。利用車輪對地面的磨擦力,把車前進的運動間接地傳到其他機構上,達到磨物的目的。
1.把鐵棒磨成細針。相傳李白少時讀書,未成棄去,道逢老媼磨杵,白問其故,曰"作針。"白感其言,遂卒業◇因以"磨杵成針"比喻立志不移,功到自然成。
1.見"磨杵成針"。
2.比喻長期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