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篇小說。老舍作。1947年發表。小說以抗戰時期淪陷后的北平為背景,描寫小羊圈胡同四世同堂的祁家所發生的一系列變故老實忠厚的兒子祁天佑被日本軍逼得投河自盡。三個孫子中,善良正直的祁瑞宣因不愿為日本人做事,差點死于獄中;血氣方剛的祁瑞全投軍抗日;奴顏事敵的祁瑞豐最后死于日本人之手。作品反映了抗戰時期廣闊的社會畫面,充滿了強烈的愛國主義熱情,且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
1.挽柩者所唱哀悼死者的歌◇泛指對死者悼念的詩歌或哀嘆舊事物滅亡的文辭。
1.即挽郎。
1.挽弓,引弓。
1.拉車前進。比喻舉薦人才。
1.扭轉。謂使已成的不利局面好轉或恢復原狀。
1.童年。古代男女未成年前束發為兩結,形狀如角,故稱。
1.晩近,離現在最近的時代。
盡力補救,使之脫離危險的境地挽救國家|全力挽救病人的生命是醫生的天職。
1.謂扭轉局面或風氣。語本唐韓愈《進學解》"障百川而東之,回狂瀾于既倒。"
1.出殯時牽引靈柩唱挽歌的人。
文體名。哀悼死者的對聯,由挽詞”演變而來。始于宋代。
1.撕破。
1.亦作"挽任"。
2.猶運輸。賃,通"任",挑運。
1.拉纖。
請求準備離去的人留下來大媽挽留遠方來客再住幾天|對于請調工作的教師,校長一再挽留。
1.牽引。
1.車上供牽引用的橫木。代指所拉的車子。
1.見"挽鹿車"。
1.后漢鮑宣從妻父學,父奇其清苦,以女妻之,妝奩甚盛。宣謂妻"吾實貧賤,不敢當禮。"其妻乃悉歸侍御服飾,更著短布裳,與宣共挽鹿車歸鄉里。見《后漢書.列女傳.鮑宣妻》◇因以"挽鹿車"為夫妻共守清苦生活的典故。
1.供拉纖者走的路。
1.拉滿強弓。
1.牽引;拉纖。
1.謂拉引硬弓。
1.盤算。
1.見"挽賃"。
1.牽引喪車。
1.哀悼死者的詩。
1.即挽郎。
1.近代。
1.鞭子。
1.猶運輸。
1.引喪車送葬。
1.運送糧食。
1.即挽郎。
1.引薦。
2.扶持。
1.猶請求。
1.長貌。
1.卷起袖子。謂拱手。
2.婦女外褂袖口上形如袖套的裝飾品。
1.見"挽須"。
1.攙扶。
1.牽引。
1.猶運輸。
1.挽詞。
1.題有挽詞的整幅綢布。
1.糾正。
1.即挽卒。
1.猶挽回。
1.扶手,把手。
1.纖夫。
后輩;小輩晚輩們為老人祝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