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代司市管理市政﹑聽治訟獄的處所。猶漢之市亭。
1.小兒語聲,借指小兒。
1.相揖而不作聲。
1.亦作"啞喑"。
2.陰沉;沉默。
1.舊體詩中稱聲韻低沉或冷僻字多的韻部。
1.宋雜戲名。
1.象聲詞。
1.象聲詞。多以摹狀鳥聲或人語嘈雜聲。
1.指因未能調試而棄置的古樂鐘。
2.喻指蘊藏的才識。
1.啞巴。
1.亦作"啞子吃黃連"。同"啞巴吃黃連"。
1.比喻有苦說不出。
1.同"啞巴吃黃連"。
1.見"啞子做夢"。
1.見"啞子做夢"。
1.亦作"啞子托夢"。亦作"啞子尋夢"。
2.比喻有話或苦衷說不出。
1.默坐。
1.穴位名。位于項正中線﹐入發際0.5寸﹐適當第一﹑二頸椎棘突之間。
1.指愚昧不悟的僧人。比喻不知禮數的人。
1.素來愛好。
2.敬詞●愛。
1.典雅深奧。
1.古代九種跪拜儀式之一。跪拜時先屈一膝﹐再屈一膝。
1.高雅的情懷。常用為敬詞。
1.從容安閑地行走。
1.戲曲名詞。清乾隆時﹐稱昆曲為"雅部"﹐以別于"花部"。
1.亦作"雅材"。
2.不同尋常的才智。
1.見"雅才"。
1.雅正的風度。
2.猶佳作。
1.雅正的樂曲。
2.高尚的操守。
1.見"雅暢"。
1.亦作"雅昶"。
2.典雅流暢。
1.素稱。
2.美稱。
1.謂言行合禮制。
2.典雅嚴謹。
3.猶雅致﹐美而不俗。
1.吹奏《雅》《頌》之樂。
1.見"雅醇"。
1.亦作"雅淳"。
2.雅正純厚。
1.典雅的文辭。
1.平素的言語。
2.文雅的言辭。
1.猶純正。
1.雅正通達。
2.很通達。
1.見"雅澹"。
1.高雅恬靜。
1.亦作"雅淡"。
2.高雅恬靜。
3.高尚淡泊。
4.雅致素凈。
1.正道﹔忠厚之道。
2.指創作﹑欣賞詩﹑書﹑畫等風雅之事。
3.高雅不俗。
1.謂德行高尚。
1.樂器名。正調之笛。
①古代希臘亞提加半島上的奴隸制城邦國家。約公元前8世紀建立。起初政權由氏族貴族掌握◇平民與貴族斗爭日益激烈,前6世紀經梭倫改革和克里斯梯尼改革,建立起奴隸制民主政治。前5世紀上半期,參加希波戰爭,并建立提洛同盟。戰后,在伯里克利領導下,奴隸制民主達到鼎盛,文化發達,并成為希臘世界的霸主。伯羅奔尼撒戰爭中敗于斯巴達,勢力削弱◇一度復盛,前338年后臣服于馬其頓王國。雅典為古代希臘最重要的城邦之一,是古希臘文化科學的中心。②希臘首都。同西南8千米處的外港比雷埃夫斯組成大雅典,人口3073萬(1993年)。全國最大工業中心,以水泥、化學、服裝等為主。地中海地區重要商業和航運中心。歷史名城,多古希臘、古羅馬和拜占庭時代遺跡。雅典體育場為現代奧運會發源地。
希臘神話中的智慧女神。宙斯的第一個妻子墨提斯懷孕后,按預言將生下比宙斯強大的兒女。宙斯感到恐懼,便把妻子吞進肚里,頓覺頭部劇痛,命火神劈開頭顱,全副武裝的雅典娜即從中躍出。曾與波塞冬相爭,因出示第一棵橄欖樹獲勝,遂成為雅典城邦的保護神。
古希臘建筑文化古跡。位于今雅典城西南部。東西長約280米,南北寬約130米。原為雅典奴隸制統治者的城堡,公元前5世紀改建為宗教活動中心。主要由帕提儂神廟、伊瑞克提翁廟等組成。建筑群布局自由,主次分明,在西方建筑史中被譽為建筑群體組合藝術中杰出之例。自中世紀后屢遭破壞,現僅存殘跡。
壁畫。意大利拉斐爾作于1509-1511年。以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創建的雅典學院為題,以縱深展開的高大建筑拱門為背景,將希臘、羅馬、斯巴達以及意大利的五十余個著名學者和哲學家匯聚于一堂,相互間自由討論,情緒熱烈。作品體現了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者對希臘精神的崇拜。
1.雅樂。
2.高雅的韻調或格調。
3.高雅有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