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幾種說法。(1)謂父﹑子﹑孫。《周禮.春官.小宗伯》"掌三族之別,以辨親疏。"鄭玄注"三族,謂父﹑子﹑孫。"《儀禮.士昏禮》"惟是三族之不虞,使某也請吉日。"鄭玄注"三族,謂父昆弟﹑己昆弟﹑子昆弟。"按,前注據(jù)父言之,故云子﹑孫;后注據(jù)子言之,故云己與子,二注義同。參閱孫詒讓《周禮正義》。(2)謂父族﹑母族﹑妻族。《大戴禮記.保傅》"三族輔之。"盧辯注"三族,父族﹑母族﹑妻族。"《莊子.徐無鬼》"夫與國君同食,澤及三族,而況父母乎!"成玄英疏"三族,謂父母族﹑妻族也。"《后漢書.楊終傳》"秦政酷烈,違忤天心,一人有罪,延及三族。"李賢注引《漢書音義》"父族﹑母族﹑妻族也。"(3)謂父母﹑兄弟﹑妻子。《史記.秦本紀》"法初有三族之罪。"裴髎集解引張晏曰"父母﹑兄弟﹑妻子也。"
2.指一人犯罪而誅其三族。
3.指上古帝鴻﹑少暤﹑顓頊之不才子,即渾沌﹑窮奇﹑梼杌。
1.指隸書『魏時以隸書為楷法,故稱。
2.楷書與隸書。
1.即黃連木。
1.同"楷式"。
漢字字體的一種,就是現(xiàn)在通行的漢字手寫正體字,它是由隸書演變來的。也叫正楷。
1.猶楷模。
1.端正秀麗。
1.法式,楷模。
1.端正,工整。
1.指篆書。
1.楷書,正楷字。
1.古國名。
1.坎坷不平。
1.好鐵。
1.南風。
1.《史記.樂書》"舜彈五弦之琴,歌《南風》之詩,而天下治。"南風謂之颽,后因以"颽潤"指帝澤皇恩。
1.猶言同仇敵愾。
1.感慨貌;嘆息貌。
1.嘆息。
1.象聲詞。
1.咳喘氣逆。
1.猶謦欬。咳嗽聲。
1.咳嗽。
1.比喻聲音﹐談吐。
2.形容不費力氣或時間短暫。
1.比喻言談精當﹐議論高明或文詞優(yōu)美。語本《莊子.秋水》"子不見夫唾者乎?噴則大者如珠﹐小者如霧。"
1.感慨的樣子。
1.嘆息。
1.指天然的黃銅礦或自然銅。
2.指銅與爐甘石(菱鋅礦)共煉而成的黃銅。
1.同"鎎石"。
1.黃銅。
1.見"刊版"。
1.亦作"刊板"。
2.刻版或排版。
刻本原~ㄧ宋~。
1.砍削;削除。
1.修正補充。
1.修訂。
1.喻老規(guī)矩。
1.刊登發(fā)表。
1.削除。
1.改訂。
1.刊授大學的簡稱。
1.開辟道路。
刊載~廣告 ㄧ~消息。
1.修改審定。
1.刪削;削除。
1.修改;訂正。
1.刪改。
1.選輯;編修。
1.猶考正。
1.雕刻(碑文)。
2.刊印;刻印。
1.刻石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