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三國魏文帝所愛美人薛靈蕓。靈蕓容貌絕世﹐被選入宮。至升車就路之時﹐以玉唾壺承淚。及至京師﹐壺中淚凝如血。見晉王嘉《拾遺記.魏》◇用以為典。
1.大量聚積。
1.盛大的祭典。指三年一次的祖廟大祭(祫)及五年一次合祭諸祖神主的大祭(秂)。
1.見"殷鑒"。
1.周代各方諸侯于一年四季分批朝見天子。
1.亦作"殷監"。
2.謂殷人子孫應以夏的滅亡為鑒戒?!对姡笱牛帯?殷鑒不遠﹐在夏后之世。"《韓詩外傳》卷五作"殷監"◇泛指可以作為借鑒的往事。
1.謂前人失敗的教訓就在眼前﹐應該引以為戒。
1.繁劇。指繁忙重要的事務。
1.懇切。
1.繁多而拖延日久。
2.地域遼闊。
1.轟鳴的雷聲。亦指大雷。
1.盛大的祭禮。
2.殷代的禮制。
1.謂刑法。《荀子.正名》有"刑名從商"之說﹐故稱。
1.起于周末而傳于漢初的六種古歷之一。
2.殷商時所用歷法。
1.搜括。
1.多盛貌﹐繁盛貌。
2.象聲詞。
1.晉殷浩﹑劉惔的并稱。
2.南朝宋殷景仁﹑劉湛的并稱。
1.猶殷網。
1.充滿。
1.殷商的百姓﹐亦指殷代遺民。
2.富戶。
3.使民富裕。
1.橫穿壟上。
1.見"殷蘗"。
1.亦作"殷孽"。
2.一種直立石灰巖溶洞底部的碳酸鈣淀積物﹐通稱石筍。中醫可作藥用。
1.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紕漏》"殷仲堪父病虛悸﹐聞床下蟻動﹐謂是牛斗。"后因以"殷牛"形容病重耳鳴﹐精神恍惚。
1.指殷王盤庚。
2.指《書.盤庚》。
1.古代諸侯國之間的互訪。語本《周禮.秋宮.大行人》"凡諸侯之邦交﹐歲相問也﹐殷相聘也﹐世相朝也。"鄭玄注"殷﹐中也。久無事﹐又于殷朝者及而相聘也。"
1.唐代道士﹐名天祥﹐又名道筌﹐自稱七七﹐以善幻術著名。
1.殷墟書契的省稱﹐即殷商甲骨文字。
1.富裕強健。借指富戶。
2.強盛。
1.深切。
1.情意深厚。
2.指熱情周到。
3.指巴結討好。
4.衷情﹐心意。
5.借指禮物。 6.關注;急切。 7.頻繁﹐反復。 8.懇切丁寧。 9.勤奮。
1.勤奮。
2.懇切。
1.充裕貌。
2.憂傷貌。
3.自足貌。
4.情義深厚貌。
1.富饒;富裕。
1.富裕。
1.宴享中途又致之膳﹐用以表示念賓之意無倦。
1.富足。
1.朝代名。其始祖契封于商;湯有天下﹐遂號為商◇來屢次遷都﹐到盤庚遷殷地后﹐改為殷﹐亦稱殷商。
1.猶殷土。
1.富裕。
2.眾多。
3.茂盛;繁盛。
1.充實;富裕。
1.殷人。指殷商的臣屬。
1.指初一﹑十五日的盛大祭祀。
2.指武王伐紂之事。
1.指殷商的遺民。
1.繁雜瑣碎。
1.染紅了天﹐遮住了太陽。形容儀從之盛。
1.眾盛貌。
1.繁盛。
1.見"殷眺"。
1.即殷見。周代朝禮之一。
1.《史記.殷本紀》"湯出﹐見野張網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網!'湯曰'嘻﹐盡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網。'諸侯聞之﹐曰'湯德至矣﹐及禽獸。'"后因以"殷網"喻施行仁政﹐法令從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