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帳幕。
2.齊隋婦人所戴用以遮蔽全身之物。
1.見"越裳"。
1.即越女。
1.指范蠡。
1.超出應(yīng)有的等級。
1.產(chǎn)于南方的細磨刀石。
散曲篇名。元代馬致遠作。全文為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前三句不用一個動詞,即勾勒出秋日黃昏的典型景物,表達出游子的凄涼心境。是歷來被人傳誦的名篇。
1.猶過冬。多用于植物﹑魚類﹑昆蟲之屬。
1.跨越。
2.超過適當?shù)南薅取?/p>
副詞。更加聽了這番話,他越發(fā)生氣。
1.越出法律范圍;違反法律。
2.越發(fā),更加。
1.脫離凡塵,超脫世俗。
1.越出本分;過分。
1.南朝齊張融《門論》"昔有鴻飛天道,積遠難亮。越人以為鳧,楚人以為乙。人自楚越耳,鴻常一鴻乎?"謂同一飛鴻,越人以為野鴨,楚人以為燕子◇遂以"越鳧楚乙"比喻認識不清,判斷錯誤而各執(zhí)一詞。乙,燕子。
1.酒醉的人,越是有人攙扶,越發(fā)使出醉態(tài)。比喻越是遷就隨順,越加縱情任性。
1.謂不受私喪的限制,在喪期參加祭天地社稷的典禮。紼,柩車之繩。
1.越規(guī);過分。
1.指隋楊素。因其封越國公,故稱。唐杜甫有《陪諸公上白帝城頭宴越公堂之作》詩。
1.即菜瓜。
1.猶越職。
1.越竹所制的毛筆桿。亦代稱上等毛筆。
偏離或者違反一定社會行為規(guī)范的行為。分普通的越軌行為和特殊的越軌行為。普通的越軌行為包括違法行為、違紀行為和違規(guī)行為。特殊的越軌行為即犯罪行為。
1.超過。
2.度過;跨過。
1.僭越名號。
1.搶劫財物。
1.越地所產(chǎn)的雞。其形體較小。
1.跨登,登上。
1.不按照一般的次序,越過直屬的一級到更高的一級。
1.比喻痛癢與己無關(guān)。
1.及至。
1.更加,越發(fā)。
1.漢劉向《說苑.立節(jié)》"越甲至齊,雍門子狄請死之。齊王曰'鼓鐸之聲未聞,矢石未交,長兵未接,子何務(wù)死之?為人臣之禮邪?'雍門子狄對曰'臣聞之,昔者王田于囿,左轂鳴,車右請死之,而王曰"子何為死?"車右對曰"為其鳴吾君也。"……遂刎頸而死。知有之乎?'齊王曰'有之。'雍門子狄曰'今越甲至,其鳴吾君也,豈左轂之下哉?車右可以死左轂,而臣獨不可以死越甲也?'遂刎頸而死。是日,越人引甲而退七十里,曰'齊王有臣鈞如雍門子狄,擬使越社稷不血食。'遂引甲而歸。"后以"越甲鳴君"為忠君愛國之典。
1.猶越躋。
1.越地所產(chǎn)的箭竹。
1.燕樂角聲七調(diào)之一。
1.南方邊遠之地。
1.越過境界﹑區(qū)劃。
1.輕捷強健。
1.亦作"越竟"。
2.越過省界或國境。竟,同"境"。
1.謂超越自己職掌的部分。
1.越過,度過。
2.引申為勝過。
3.指越地的邊境。
4.《越絕書》的省稱。
5.猶隔絕。
1.越出官爵的次序。謂官爵卑下者凌越于尊崇者之上。
2.謂封賞官爵超過常制。
1.作客他鄉(xiāng)的越人。多泛指異鄉(xiāng)客居者。
1.橫越田塍或小路的流水溝。
1.越獄。
1.指古代越國名臣范蠡。
1.越出禮法的規(guī)定;不守規(guī)矩。
1.謂逆著木質(zhì)紋理。
2.違反義理,悖理。
1.散失;消散。
1.越過職權(quán)范圍。
1.侵越;沖犯。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