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澤東作于1937年8月。編入《毛澤東選集》第1卷。總結了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桅革命的教訓,提出并論述了兩種宇宙觀、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矛盾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爭性、對抗在矛盾中的地位等一系列相對完整的矛盾學說的理論體系,指出對立統一規律是唯物辯證法的本質和核心。強調對具體事物作具體分析是馬克思主義的活的靈魂,用不同的方法去解決不同的矛盾,是馬克思列寧主義者必須嚴格遵守的一個原則。指出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決定了事物的性質。該書是毛澤東的哲學代表作之一,對唯物辯證法基本理論提出了許多獨創性的見解,在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善良;賢惠善良。
1.以善修身。
1.賢良謹慎。
2.使和善謹慎。
1.猶言圣明賢達。
1.猶淑人。善人。
2.古代傳說中的國名。
1.猶濟世。
1.清凈。
2.美好。
3.水深貌。
1.猶善惡。
1.清婉;善良和婉。
1.善于審判。
2.美名。
1.善良賢惠。亦指善良賢惠的人。
1.猶祥瑞。
1.賢淑孝順。
1.美好的品行。
1.美好的秉性。
1.指對女子的教育。
1.和善文雅。
1.女官名。晉武帝置。宋﹑齊﹑梁﹑陳各朝因之。而后或置或否。
1.美德。
1.謂特別美善。
1.謂香氣濃郁。
1.美好的聲譽。
1.美好的女子。
2.女官名。三國魏文帝置。六朝為九嬪之一,位比九卿。
1.貞靜賢慧。亦指貞靜賢慧之女。
1.美好而堅貞。
1.美善真實。
1.猶祥瑞。
1.美好的資質。指體貌美。
2.美好的資質。指美善的品質。
1.美好顯著。
1.優美的體態;美好的姿容。
1.豆和豆葉。泛指粗劣的雜糧。
1.小草。喻小人。
1.豆與麥。
2.比喻極易識別的事物。
1.豆腐。
1.豆與水。指所食唯豆和水,形容生活清苦。語出《禮記.檀弓下》"子路曰'傷哉!貧也!生無以為養,死無以為禮也。'孔子曰'啜菽飲水盡其歡,斯之謂孝。'"后常以"菽水"指晚輩對長輩的供養。
1.亦作"痚闇"。
2.淺薄愚昧。
1.粗疏傲慢。
1.稀疏破敝。
1.稀疏地布列。
1.亦作"痚暴"。
2.猶粗暴。亦指粗暴的人。
1.古代柄上刻有飾紋的匙類食具。
1.疏通開浚。
1.亦作"痚薄"。
2.疏遠淡薄。
3.粗糙簡單的飯食。
4.稀薄。
5.薄弱。
1.搜捕。疏﹐通"搜"。
1.亦作"疏不間親"。亦作"疏不閑親"。
2.謂關系疏遠者不介入關系親近者之間的事。
1.謂對于儒家經典的疏通闡發不突破原注的界說。
1.亦作"疏不閑親"。
2.見"疏不間親"。
1.素布;粗布。
1.舊時僧道募捐的冊子。
1.亦作"?材"。
2.猶蔬果。疏﹐通"蔬"。
3.閑散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