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和善文雅。
1.芳香。
1.芳香。語本《詩.周頌.載芟》"有飶其香,邦家之光。"毛傳"飶,芬香也。"
1.見"葐蒫"。
香;香氣~的花朵ㄧ氣味~ㄧ空氣里彌漫著桂花的~。
(花草)芳香美盛灞亭春有酒,歧路惜芬菲。
1.芳香。
2.猶紛紛。雜亂貌。
1.猶芬馥。
(花草)芳香花朵芬馥。
1.香花。
北歐國家。西南臨波羅的海。面積3370萬平方千米。人口5098萬(1994年)。首都赫爾辛基。大部分為丘陵和平原,冰蝕湖泊眾多,有千湖國”之稱。大部分地區為亞寒帶針葉林氣候,冬季寒冷,夏季涼爽。四分之一土地在北極圈內,森林資源豐富。經濟較發達。紙張和紙漿出口居世界前列。冶金工業也很重要。以產破冰船聞名。
芬蘭的主體民族。少數分布在美國、瑞典、俄羅斯、加拿大等國。約534萬人(1985年)。講芬蘭語。多信基督教新教。主要從事工業、農業和林業。
1.香氣郁烈。
2.喻功業盛美。
愛爾蘭人民反對英國統治、爭取民族獨立的運動。1801年愛爾蘭被并入英國。1858年在愛爾蘭的都柏林和美國紐約同時成立兩個組織,統稱芬尼(以愛爾蘭傳說中的蓋爾人英雄芬尼·馬庫爾統帥的民團命名),綱領是反對英國殖民統治,建立共和國。組成的武裝力量,稱愛爾蘭共和軍”。多次舉行武裝密謀活動和起義,均失敗。19世紀70年代后衰落。
1.香花。
2.盛美貌。
1.香草名。
1.猶芬香。
2.和調。
1.芳香。
2.喻美德。
1.芳香。
1.見"葐蒫"。
1.見"葐蒫"。
1.污濁之氣;塵埃。
2.借指塵世或俗念。
3.比喻戰亂。
1.煙靄﹐霧氣。
1.塵濁之氣。
1.塵霧。
2.借指塵世。
3.比喻叛亂。
1.邪惡骯臟之氣。比喻戰亂。
1.亦作"氛昬"。
2.云霧;煙靄。
3.喻指昏憒惑亂的人。
1.見"氛昏"。
1.霧氣。
2.指預示災禍的云氣。
3.比喻戰亂﹐叛亂。
1.禍害之氣。比喻叛亂。
1.毒氣。
2.喻寇亂。
1.云煙;陰霾。
1.以氛氣為旄。
1.兇氣;妖氣。
1.陰霾﹐霧氣。
2.塵煙。
3.兇邪之氣。
1.猶寇氛。槍﹐即天槍星。古代以為天槍﹑天棓等星閃光﹐則天下有兵亂。
1.邪惡之氣。比喻叛亂。
周圍的氣氛和情調人們在歡樂的~中迎來了新的一年。也作雰圍。
1.顯示兇兆或祥瑞的云氣。
1.塵俗之念。
1.塵世喧囂之氣。
1.邪惡之氣。
1.猶烽煙。喻戰火。
1.猶氣焰。喻指人的威勢﹑意氣。
1.亦作"氛祅"。
2.妖氣。多喻指災禍或叛賊。
1.見"氛妖"。
1.陰晦的云氣。
1.陰霾之氣。
1.形容氣味濃郁。
2.形容氣氛熱烈。
1.雜亂之氣。
1.瘴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