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綠”的新字形。
2.
青黃色。
1.出自《詩·邶風·綠衣》綠兮衣兮,綠衣黃里。
2.出自《文心雕龍·隱秀》朱綠染繒,深而繁鮮。
3.出自《菩薩蠻》詞小園芳草綠,家住越溪曲。
4.出自《溫州的蹤跡》我第二次到仙巖的時候,我驚詫于梅雨潭的綠了。
3.
變為綠色;使變綠。
1.出自《古詩十九首·東城高且長》回風動地起,秋草萋已綠。
2.出自《泊船瓜洲》詩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3.出自《一剪梅·舟過吳江》詞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4.出自《桃花扇·會獄》末后東風,才綠到幽院。
4.
烏黑發亮的顏色。一般用于形容鬢發。
1.出自《戲題樞言草閣三十二韻》年顏各少壯,發綠齒尚齊。
2.出自《生查子》詞君貌不長紅,我鬢無重綠。
3.出自《青溪口號》牛背渡溪人,須眉綠如畫。
5.
指綠色的東西。
1.出自《對雪》詩瓢棄尊無綠,爐存火似紅。
2.出自《晚春》詩誰收春色將歸去,慢綠妖紅半不存。
3.出自《看花回·茶詞》詞怎歸得,鬢將老,付與杯中綠。
4.出自《題汪君試硯齋圖》詩蕉葉滿窗苔滿逕,倚楹研綠寫《黃庭》。
6.
化學元素氯的舊譯。
1.出自《集外集·說鈤》昨年古籬夫人化分其綠,令成銀綠二,計其量,然后算得鈤之分劑為二百二十五。
1.古代宮殿繪有圓形水池圖案狀如井干形的天花板。
1.圓貌。
1.無棱角,圓滑。
1.用木棒樹立的圓形柵欄。
1.園圃與廛里。
1.指有池塘的園林。
1.園丁。
1.即東園公。商山四皓之一。
2.管理花園的仆人。
1.即園吏。
1.指唐宋時種植﹑制作茶葉的民家。
2.指專事園圃的民家。
1.經營園圃的農家。
1.傳說中的仙人名。
2.游園的人。
3.謂隱士。
1.管理園囿的官吏。
2.指莊子。因其曾為漆園吏,故以園吏稱之。
種有花草樹木,筑有亭閣臺榭,鑿有水池,堆有假山,供人游覽休憩的場所。中國古典園林萌芽于秦漢,宋代以后成熟。按隸屬關系一般分為皇家園林、私家園林、寺觀園林三大類。
1.帝王的墓地。
1.漢代陵寢守護的官。
2.管理皇苑的官員。
1.田園與廬舍。
1.帝王墓地所建的宗廟。
1.種植果木菜蔬的園地。
1."商山四皓"中的東園公和綺里季的并稱。
1.陵園妾。守護園陵的宮女。唐白居易有《陵園妾》詩敘其事。
1.建在帝王墓地上的廟。
2.清代亦指皇妃和皇子的墓地。參閱《清會典.禮部八.祠祭清吏司四》。
1.別墅。
1.園圃和田地。
2.今專指種菜的田地。
1.園丁。
1.庭園。
農業生產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指蔬菜、果樹、花卉、食用菌、觀賞樹木等的栽培和繁育的技術。一般比較精細。
1.漢代為守護陵園所置的縣邑。
1.墓地。
1.周以圍墻,布置亭榭石木,間或畜有鳥獸的皇家花園。
2.泛指庭園,花園。
1.猶園囿。
1.田園第宅。
1.見"窳啙"。
1.亦作"窳呰"。
2.懶惰;茍且。
1.猶齷齪。局促,狹小。謂艱澀難讀。
1.齟齬。抵觸,不融洽。
1.險峻不平貌。
1.牙齒參差不齊。
1.群獸相聚貌。
1.群聚貌。
1.形容華麗的馬鞍。
2.喻優厚的待遇。
1.喻水浪如崖似岸。
1.玉飾的有足之盤。
2.玉飾的幾案。
1.鑲玉的劍柄。借指寶劍。
1.比喻文辭優美的詩篇。
1.盆栽植物名。又名千年柏,俗稱萬年松。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十.玉柏》。
1.筍的別名。
1.筍的別名。
1.硯名。
1.亦作"玉版鲊"。
2.用鳣﹑鱘制成的魚干。宋梅堯臣有《和韓子華寄東華市玉版鲊》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