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秀麗,美好。
2.
名詞
(Juān)姓。
1.
亦作“姢”。
2.
美好;秀麗。
1.出自《山中別龐十》詩幽娟松筱徑,月出寒蟬鳴。
2.出自《寄蔡氏女子》詩蘭馥兮眾植,竹娟兮常茂。
3.
見“娟娟”。姿態柔美貌。
1.出自《寄韓諫議注》詩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洞庭望八荒。
2.出自《張益州畫像記》有女娟娟,閨闥閑閑。
3.出自《聊齋志異·阿英》遇一二八女郎,姿致娟娟,顧之微笑,似將有言。
4.出自《往事二》仿佛萬一,只能說是似娟娟的靜女,雖是照人的明艷,卻不飛揚妖冶。
4.
見“娟娟”。長曲貌。
1.出自《文選·鮑照〈玩月城西門廨中〉詩》始出西南樓,纖纖如玉鉤。末映東北墀,娟娟似娥眉。
2.出自《自昌樂郡溯流至白石嶺下行入郴州》詩娟娟潭里虹,渺渺灘邊鶴。
3.出自《題耕織圖二十四首奉懿旨撰·織四月》詩四月夏氣清,蠶大已屬眠。高首何昂昂,娥眉復娟娟。
5.
見“娟娟”。明媚貌。
1.出自《和楊卿中秋月》嘉賓勿輕去,桂影正娟娟。
2.出自《邗上酬贈施尚白督學二十韻》凍月娟娟白,高云兀兀垂。
3.出自《集外集拾遺·懷舊》月光娟娟,照見眾齒,歷落如排朽瓊。
6.
見“娟娟”。飄動貌。
1.出自《小寒食舟中作》詩娟娟戲蝶過閑幔,片片輕鷗下急湍。
7.
見“娟娟”。同“涓涓”。緩流;細流。
1.出自《夜景》詩欲把傷心問明月,素娥無語淚娟娟。
2.出自《過席允來山居》詩石筍一林云活活,藥欄千品雨娟娟。
1.居住的處所。
1.海貝。
1.高聳貌。
1.指孟子母親的織機。語本漢劉向《列女傳.鄒孟軻母》。孟母以刀斷其織,教育孟子曰"子之廢學若吾斷斯織也。"
1.指孟軻的母親。
1.孟軻與荀卿(荀況)的并稱。
1.孟軻與孔丘的并稱。
1.孟軻與子思的并稱。
1.孟軻與韓愈的并稱。
1.人畜生長畸形。
1.疾病。
1.疾病痛癢。
2.喻事之緊要者﹐猶痛癢。
1.疾病。
1.象聲詞。
1.象聲詞。
2.與世乖舛。
1.象聲詞。
1.象聲詞。
1.象聲詞。
1.象聲詞。
1.指成束的農作物植株。
1.某些植物的莖。
1.五粒松。
〈方〉植物的莖和枝葉(多指莊稼的)青~ㄧ樹~ㄧ玉米~長得很高。
1.指腳氣病。
1.瘧疾。
1.指生疫病而死者。
1.瘧疾。
2.患瘧疾。
1.瘧疾而又泄痢(水瀉痢疾)。
1.見"疴癢"。
1.亦作"痾疹"。
2.指熱性病。
1.像病狂時說胡話。
1.泛指痼疾。
1.見"痾痬"。
1.即莽草。
2.別稱萪米﹑水稗子。一年生草本。夏秋開花。多生于水邊潮濕處。全草和果實可作飼料。
1.即萪草。
1.植物名。
1.下巴。
1.猶情面,面子。
1.下巴和腮幫子。
1.猶言障礙;挫折。
1.磕頭,叩頭。搕,通"磕"。
1.敲詐。
1.垃圾,雜物。
1.即青稞。麥的一種。我國云南西北部﹑四川西北部及青海﹑西藏等地栽培。
1.木器合榫的槽。借喻事物的要點﹐關鍵。
1.動物棲身的地方。喻指房屋;家庭。
2.喻歹徒聚居的地方。
1.灌木之類的叢生枝干。
1.一定格式的文章段落。窠﹐用同"科"。
1.凹陷不平貌。
1.猶簇簇﹐團團。聚集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