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羞愧。參見“慚懅”。
1.出自《后漢書·王霸傳》光武令霸至市中募人,將以擊郎。市人皆大笑,舉手邪揄之,霸慚懅而還。
2.出自《資治通鑒·唐僖宗光啟三年》駢曰:“近者覺君之妄多矣,君善為之,勿使吾為周侍中!”言畢,慘沮久之,用之慚懅而退。
3.出自《聊齋志異·馬介甫》喚萬石跪受巾幗,操鞭逐出。值馬在外,慚懅而還。
2.
焦急;懼怕。
1.出自《后漢書·方術(shù)傳下·徐登》炳乃故升茅屋,梧鼎而爨,主人見之驚懅。
2.出自《丹砂可學(xué)賦》懅生死于半氣,惜百年于一光。
3.出自《資治通鑒·唐肅宗至德元載》國忠集百官于朝堂,惶懅流涕。
1.指濁亂之氣。
1.指駿馬。且,同"駔"。
敬辭,表示請求~光臨。
1.謂穢雜之物。
①攪擾他太累了,我實在不忍心再~他。②因受攪擾而心煩。
1.悶熱,使人煩躁。
使人心煩或厭煩~的毛毛雨下起來沒完沒了。
1.繁多而沉重的負擔或職責。
①(事務(wù))繁雜。②(文章)煩瑣冗長。‖也作繁冗。
1.謂煩躁纏擾。
1.繁雜卑賤。
2.指繁雜卑賤之事。
1.悶熱。
1.亦作"煩褥"。
2.繁復(fù)。
1.見"煩縟"。
1.搓揉;搓洗。
1.良弓名。
2.猶疲弱。
1.煩擾散亂。
1.煩悶憂傷。
1.費神。
1.詳略,繁簡。
1.繁重的使命。
1.古代指民間音樂(俗樂)的一種復(fù)雜的彈奏手法。
1.悶熱;暑熱。
1.頻繁;繁復(fù)。
1.繁雜的訟事。
1.繁雜急迫的事務(wù)。
1.炎熱。
1.繁雜瑣碎。
原指論證方法煩瑣、引經(jīng)據(jù)典、玩弄概念的西歐中世紀經(jīng)院哲學(xué)”◇泛指一切脫離實際、咬文嚼字、鉆牛角尖、羅列現(xiàn)象的思想作風(fēng)和理論研究。
1.猶愁苦。
1.郁悶嘆恨。
1.雜亂虛假。
1.雜亂堆積。
1.繁雜瑣碎。
1.謂文字冗雜而寡要。亦謂冗雜的文字。
2.繁瑣的儀式與法規(guī)。
1.繁瑣而不必要的禮節(jié)。
1.繁雜。
1.繁重的工作;繁雜的事務(wù)。
1.鴨的一種。
1.猶詳盡。
1.繁雜瑣碎。
1.厭煩;厭惡。
1.雜念;俗慮。
2.胡思亂想。
(聲音)嘈雜擾人~的集市ㄧ這里~的聲音一點也聽不到了,只有樹葉在微風(fēng)中沙沙作響。
1.雜亂輕慢。
①使心煩別談這些~的事情了。②〈方〉費心;操心孩子太淘氣,真讓人~。
1.不斷發(fā)生。
1.苛細的刑罰。
1.擾亂心性。
1.吵鬧;嘈雜。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