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古代一種糧食作物,有的書說是黍屬,有的書說是粟(谷子)。
2.
名詞
谷神。古代以稷為百谷之長,因此帝王奉稷為谷神。
3.
名詞
(Jì)姓。
1.
亦作“禝”。
2.
古代主管農事之官。
1.出自《左傳·昭公二十九年》稷,田正也。
2.出自《國語·周語上》昔我先王世后稷,以服事虞夏。
3.
五谷之神。
1.出自《禮記·祭法》是故厲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農,能殖百谷;夏之衰也,周棄繼之,故祀以為稷。
4.
祭祀谷神。
1.出自《莊子·庚桑楚》子胡不相與尸而祝之,社而稷之乎?
2.出自《荀子·禮論》故社,祭社也;稷,祭稷也。
5.
祭祀谷神的處所。
1.出自《漢書·郊祀志下》圣漢興,禮儀稍定,已有官社,未立官稷,遂于官社后立官稷……后稷配食。
2.出自《漢書·郊祀志下》稷種谷樹。
6.
星名。
1.出自《晉書·天文志上》稷五星,在七星南。稷,農正也,取乎百谷之長以為號也。
7.
古地名。春秋晉地。在今山西省稷山縣南稷山下。
1.出自《左傳·宣公十五年》晉侯治兵于稷。
8.
通“畟”。敏捷;急速。
1.出自《詩·小雅·楚茨》既齊既稷,既匡既敕。
2.出自《說文通訓定聲·頤部》又(假借)為即……《箋》“稷之言即也”。
9.
姓。漢代有稷嗣君叔孫通支孫為稷氏。見《通志·氏族四》。
1.出自《通志?氏族略四》稷氏,姬姓,后稷之子孫氏焉。見姓苑。漢稷嗣君。叔孫通支孫亦為稷氏。今兗州有此姓。
10.
一種食用作物。即粟。
1.出自《爾雅·釋草》粢,稷。
2.出自《齊民要術·種谷》谷,稷也,名粟。
3.出自《廣雅·釋草》稷、穰謂之??。
4.出自《說文·禾部》稷
5.出自《本草綱目·谷二·稷》稷與黍,一類二種也。黏者為黍,不黏者為稷。
11.
古地名。春秋楚地,在今河南省桐柏縣。
1.出自《左傳·定公五年》使楚人先與吳人戰,而自稷會之,大敗夫概王於沂。
12.
古地名。春秋宋地。在今河南省商丘市。
1.出自《左傳·桓公元年》三月,公會齊侯、陳侯、鄭伯于稷。
13.
古地名。春秋齊地。在今山東省淄博市。
1.出自《左傳·昭公十年》五月庚辰,戰于稷。
又名《慶頂珠》、《討漁稅》。戲曲傳統劇目。敘蕭恩偕女桂英捕魚為生,因不堪惡霸勒索,到官府告狀,反被責打。父女乃借獻慶頂珠”為名殺死惡霸一家。許多劇種有此劇目。有的還接演桂英流落江湖,與未婚夫花逢春相逢等情節。
1.方言。洗澡。
1.舊時某些少數民族地區稱為報冤仇而發生的械斗。
1.猶打圓場。
1.攻打敵人的援軍。
1.做雜事。
一作《打草竿》。民間曲調名。明萬歷至崇禎間流行于北方◇傳入南方,改名《掛枝兒》。
1.制造。
2.謂拓印。
1.方言。小聲說話;耳語。
1.詐取;訛詐。
1.謂僧家沿門募化乞食。
2.指念經做法事。
1.發抖。
1.見"打戰"。
苯分子所具有的結構。為平面的正六邊形,每個鍵角均為120°,碳碳間的鍵長均為140×10-10米。碳碳間的鍵為介于單鍵和雙鍵間的獨特鍵。芳香族化合物中一般均含有一至多個苯環。
甲苯分子中甲基上失去一個氫原子而成的一價基團(c6 h5 ch2-)。也叫芐基。
化學式c6h5cooh。白色針狀晶體。易升華。能抑制某些微生物的生長。工業上由萘或甲苯氧化制得??捎米魇称返姆栏瘎?,治皮膚癬病的藥,及制染料、藥物、香料的中間體。
1.見"畚鍤"。
1.見"畚鍤"。
1.亦作"畚臿"。亦作"畚插"。
2.畚,盛土器;鍤,起土器。泛指挖運泥土的用具。亦借指土建之事。
〈方〉簸箕(專用于撮、簸糧食)。
〈方〉簸箕。
1.盛土和抬土的工具。泛指土建工具。
1.同"畚挶"。
1.同"畚挶"。
2.指土建之事。
1.同"畚挶"。
1.一畚的泥土。喻微少。
2.搬裝泥土。
1.畚,盛土器。劚,大鋤。泛指清道用具。
1.盛土和搗土的工具。
1.見"坌并"。
1.紛飛升騰貌。
1.粗笨。
1.會合;聚會。
1.謂郁憤迸發。
1.粗活,笨重的勞動。
2.指干粗活的人。
1.聚集。
1.猶埋沒。
1.塵埃。
1.笨鳥先飛。比喻笨人反而居先。
2.比喻能力差的人做事先行一步。多用做謙辭。
1.飛起;揚起。
2.指高起,突起。
1.繁冗。
1.謂喘粗氣。
1.噴涌;充溢。
1.涌出;涌現。
1.紛至,一齊到來。
〈書〉愚蠢的人。
1.粗陋而不加裝飾之車。
蠢人(罵人的話)。
1.猶笨蛋﹑傻瓜。
1.指身體粗壯的男子。
笨重的工作;粗活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