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稍微吃一點。
1.出自《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呼吸沆瀣兮餐朝霞,噍咀芝英﹝兮﹞嘰瓊華。
2.出自《詠懷》詩昔有神仙士,乃處射山阿;乘云御飛龍,噓噏嘰瓊華。
3.出自《酉陽雜俎·酒食》茹,嘰,食也。
2.
悲嘆。
1.出自《淮南子·繆稱訓》紂為象箸而箕子嘰。
3.
象聲詞。如:小鳥嘰嘰叫。參見“嘰嘰喳喳”、“嘰嘰嘎嘎”。
1.出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忽然又聽得隔房一陣人聲,嘰嘰喳喳說的都是天津話。
2.出自《太陽照在桑干河上》人越來越多,到處都嘰嘰喳喳。
3.出自《西線軼事》電線上落了一排麻雀,嘰嘰喳喳地在叫。
4.出自《大刀記》﹝二愣娘﹞樂不可遏地拍一下巴掌,嘰嘰嘎嘎地大笑起來了。
5.出自《奇異的書簡·她愛祖國的明天》我們幾個人嘰嘰嘎嘎地笑成了一團。
6.出自《浮光掠影記西德》小雨似乎激起了精神,沖散了疲勞,大家連說帶笑,嘰嘰嘎嘎。
4.
見“嗶嘰”。一種斜紋紡織品,有毛織和棉織兩種。
1.出自《澳門紀略·官守》其來以嗶吱、哆啰??、玻璃、諸異香珍寶,或竟以銀錢。
2.出自《四世同堂》他穿著一身剛剛作好的藏青嗶嘰中山裝。
1.謂對利祿的貪求爭奪。亦指僥競之人。
1.貪得無厭不守法度。
1.僥幸所得之利。
1.謂意外的越次擢升。
1.貪冒;貪圖。
1.僥傒,奇怪。
1.長貌。
1.謂非分貪求。
1.非分謀取。
1.貪求快速。
1.謙辭。謂僥幸愧居其列。
1.謂對財利等方面的企求奢望。
1.即蹺蹊。奇怪,可疑。亦指復雜可疑之處。
1.謂以僥幸的心理追求得到某種利益。
1.拾取。
1.假托皇帝的命令發兵。
1.強行糾正。《荀子.臣道》"事中君者,有諫爭無諂諛;事暴君者,有補削無撟拂。"楊倞注"撟,謂屈其性也;拂,違也。撟拂則身見害,使君有殺賢之名﹐故不為也。"一說,為矯枉弼正。王先謙集解引盧文弨曰"拂,讀為'弼'。"
1.出眾貌。
1.矯枉過正。謂糾正偏差而超過必要的限度。
1.謂敲詐勒索。《漢書.武帝紀》"將百姓所安殊路,而撟虔吏因乘勢以侵蒸庶邪?何紛然其擾也!"顏師古注引韋昭曰"凡稱詐為矯,強取曰虔。"一說為撓擾。參閱王念孫《讀書雜志.漢書四》。
2.謂倔強任性。
1.矯揉造作。謂過分做作﹐極不自然。
1.選取。
1.舌翹起不能出聲。形容畏葸難言或驚訝的樣子。語出《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舌撟然而不下。"
1.矯首﹐舉頭。
1.欺詐。
1.伸引手足。謂按摩。用以養生﹑治病。
1.矯制。謂假托皇帝的命令。
1.指狡猾兇暴之人。
1.蠻橫執拗。
1.狡客。
1.兇害之蟲。
2.猶狡獸。
1.猜疑妒忌。
1.狡猾詭詐。
1.狡猾兇悍。
2.謂壯健勇武。
1.容貌秀麗。狡,通"姣"。
1.見"狡狠"。
1.亦作"狡很"。
2.狡詐狠毒。
1.狡詐蠻橫。
詭計多端,不可信任。也作狡滑。
1.狡猾機敏。
1.淆亂。
狡猾的計謀。
1.猶詆毀。
1.靈活敏捷。
1.猶好勝。
1.狡猾奸詐。
1.狡頑違抗。
1.巧詐之口。謂善辯。
狡辯抵賴百般~。
1.狡猾的官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