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書〉健壯的樣子。
2.
見“佶屈”。曲折。
1.
壯健貌。
1.出自《詩·小雅·六月》四牡既佶,既佶且閑。
2.出自《答柳子厚書》端而曼,苦而腴,佶然以生,癯然以清。
2.
見“佶屈”。曲折,形容文字艱澀難懂。
1.出自《井觀瑣言》魯哀公誄孔子辭,其文便佶屈。
2.出自《書梁昭明太子文選序后》孔子《文言》,實為萬世文章之祖……非清言質說者比也,非振筆縱書者比也,非佶屈澀語者比也。
3.出自《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論白話為維新之本》再證之三王時,誓師有辭,遷都有誥,朝廷一二非常舉動,不憚反復演說,大聲疾呼,彼其意惟恐不大白於天下,故文告皆白話。而后人以佶屈難解者,年代綿邈,文字不變而語變也。
3.
見“佶栗”。聳動貌。
1.出自《郭處士擊甌歌》佶栗金虬石潭古,勺陂瀲滟幽修語。
4.
見“佶傈”。慓悍雄壯貌。
1.出自《驕兒詩》豪鷹毛崱屴,猛馬氣佶傈。
5.
見“佶栗”。戰栗貌。
1.出自《奉和襲美太湖詩·初入太湖》耳目駭鴻蒙,精神寒佶栗。
2.出自《紫檀篳篥曲贈善吹者任子中》當頭獨發調最高,響來直在青云里。頓令陽春變秋色,佶栗吳霜飛繞指。
6.
見“佶屈聱牙”。形容文句艱澀,不通順暢達。亦省作“佶聱”。
1.出自《進學解》周誥殷盤,佶屈聱牙。
2.出自《隱居通議·文章三·樊宗師文》商盤周誥佶屈聱牙,則以秦火之余,出於伏生口授而然。齊語固異,而況九十之老,齒豁而音微,又雜以方言,安得不佶屈聱牙。
3.出自《經歷》例如有些文字,尤其是所謂直譯的文字,寫得佶屈聱牙。
4.出自《與王欽萊論文書》吾子論文,於古取韓昌黎,於今取朱梅菴,不樂字句瑣細及文氣佶聱者,足見天分之高。
5.出自《論近世文學之變遷》龔氏之文,自矜立異,語差雷同,文氣佶聱,不可卒讀。
1.指路途遙遠或面積廣闊。
1.遠別。
1.方言。指鞋底上刮下的塵土。
1.比喻情深義重的微小禮品。
1.千里馬的骨骼。比喻英俊不凡的氣質。
1.見"千里急"。
1.藥草名。亦稱"千里及"﹑"千里光"。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七.千里及》﹝集解﹞引蘇頌曰"千里急﹐生天臺山中﹐春生苗﹐秋有花﹐土人采花葉入服藥。又筠州有千里光……蓋一物也。"明馮夢龍《智囊補.千里急》"問諸左右曰'吾鄉有草﹐可作傷色者﹐爾泉地云何?'答曰'此名千里急。'余令取搗碎﹐別涂兩人如其處﹐少焉成黑﹐以示兩兵﹐兩兵愕然﹐遂得奸狀。"
1.猶千里馬。喻良才。
1.謂與遠方朋友相約之言。
1.秦末楚漢相爭,酈食其勸劉邦立六國后代,共同攻楚。邦方食,張良入見曰"誰為陛下畫此計者?陛下事去矣……臣請藉前箸為大王籌之。"意謂借劉邦吃飯用的筷子,以指畫當時形勢。事見《史記.留侯世家》。藉,《漢書.張良傳》作"借"◇以"千里借籌"比喻不遠千里而來替人謀劃。
1.酒名。
1.猶千里馬。少壯的良馬。
2.喻指能力極強的少年人才。
1.遠方的客人。
1.謂遠糧不解近饑。
1.謂遠望之目。
1.指懷念遠方之情。
1.形容路途遙遠。
1.客套語。謂不辭路遠,慕名前來投靠。
1.古傳黃河源出昆侖山,河水九曲,一曲千里,流入渤海。見《初學記》卷六引《河圖》。《公羊傳.文公十二年》"曷為以水地?河曲疏矣﹐河千里而一曲也。"后用以比喻舉止隨便﹐不拘小節。
1.謂日行千里,傳送緊急公文。
1.猶千里情。
1.見"千里姻緣一線牽"。
1.謂夫妻婚配是命中注定,由月下老人暗中用一紅線牽連而成。語出唐李_言《續玄怪錄.定婚店》。
1.猶千里船。
1.指遠行千里的重任◇亦比喻重任。
1.遠大的志向。
1.指明月。
1.見"千了百當"。
1.形容非常機靈。
1.猶千年﹑千歲。極言時間久長。
2.用作祝壽之語。
1.謂武衛值宿之所甚多。
2.猶千家,眾多的人家。
1.反復思考。
2.極言憂慮之多。
1.《晏子春秋.雜下十八》"嬰聞之圣人千慮,必有一失;愚人千慮,必有一得。"后用"千慮一失"指聰明人即使反復考慮,也難免會有失誤的地方。
1.猶千家。
2.眾多宮門。亦借指眾多宮殿。
3.佛教語。謂種種修行的法門。千,言其多。
1.公制長度單位。一千米等于一公里,合我國二市里。
1.光色鮮明貌。
2.幽深貌。
1.形容多種多樣。
1.形容受磨難﹑遭曲折之多。
1.阡陌。千,通"阡"。
1.春秋時地名,在今山西介休縣南。《左傳.桓公二年》"其弟以千畝之戰生,命之曰成師。"杜預注"西河介休縣南有地名千畝。"《國語.周語上》"三十九年,戰于千畝,王師敗績于姜氏之戎。"一說千畝之地有二一為周地,見《國語.周語上》;一為地,見《史記.晉世家》。參閱清齊召南《春秋左氏傳注疏考證》。
1.指眾僧。衲,僧衣。
1.猶千辛萬苦。
1.猶言好不容易。
1.極言困難﹑危險之多。
1.極言時間久遠。
1.玉柏的別名。
1.千年之龜。
1.長遠之計。
2.詞牌名。雙調,仄韻。宋辛棄疾有《千年調》詞二首。原名"相思會",因辛詞有"剛作千年調"句,故改名。
1.祝壽的酒杯。
1.見"千載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