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果實,植物開花后含有種子的部分。
2.
名詞
事情的結局;結果(跟“因”相對)。
3.
形容詞
不猶豫;堅決。
4.
副詞
果然,確實,真的。
5.
動詞
飽;充實。
6.
名詞
(Guǒ)姓。
7.
連詞
果然。
1.
亦作“菓”。
2.
事情的結局,結果。與“因”相對。
1.出自《代邽街行》人生隨事變,遷化焉可祈;百年難必果,千慮易盈虧。
2.出自《紅燭》詩灰心流淚你的果,創造光明你的因。
3.
成就;實現。表示事與預期相合。
1.出自《韓非子·外儲說左下》君謀欲伐中山,臣薦翟角而謀得果。
2.出自《桃花源記》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
3.出自《富春渚》詩久露干祿請,始果遠游諾。
4.出自《圣武記》〔英艦〕乃順抵廣東,圖占澳門,不果而去。
4.
飽足、充實。參見“果然”、“果腹”。
1.出自《桃花扇·入道》吸一滴之甘泉,津含萬劫;吞盈掬之玉粒,腹果千春。
5.
必行,堅持到底;誠信。參見“果刑信賞”。引申為果敢,有決斷。
1.出自《國語·晉語八》若是道也果,可以教訓,何敗國之有!
2.出自《論語·子路》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己有恥,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曰:“敢問其次。”曰:“宗族稱孝焉,鄉黨稱弟焉。”曰:“敢問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
3.出自《國語·晉語一》君盍使之伐狄,以觀其果於眾也,與眾之信輯睦焉。
4.出自《抱樸子·逸民》魏武帝亦刑法嚴峻,果於殺戮。
5.出自《上皇帝萬言書》勉之以成,斷之以果。
6.出自《西廂記諸宮調》誰人比得他驍果。
6.
美味。
1.出自《國語·鄭語》聲一無聽,物一無文,味一無果。
7.
副詞。相當于“終于”。
1.出自《左傳·僖公二十八年》晉侯在外十九年矣,而果得晉國。
2.出自《國語·晉語三》佞之見佞,果喪其田;詐之見詐,果喪其賂。
3.出自《呂氏春秋·忠廉》吳王不能止,果伏劍而死。
8.
連詞。表示假設,相當于“若”、“如果”、“假使”。
1.出自《左傳·宣公十二年》有帥而不從,臨孰甚焉?此之謂矣。果遇,必敗。
2.出自《西游記》妖王道:“果饒性命,愿入法門。”
3.出自《兩盜》嗟夫!此事確耶?此事果確,彼小娘子尚復何望?
9.
通“裹”。
1.出自《靈樞經·壽夭剛柔》皮與肉相果則壽,不相果則夭。
10.
佛家語。指按佛法修行達到一定的證悟境界。
1.出自《隋書·經籍志四》佛經者,西域天竺之迦維衛國凈飯王太子釋迦牟尼所說……由其道者,有四等之果:一曰須陀洹,二曰斯陀含,三曰阿那含,四曰阿羅漢。至羅漢者,則出入生死,去來隱顯,而不為累。
2.出自《贈無懷禪師》詩身從劫劫修,果以此生周。
11.
姓。清有果益亭。見清梁章鉅《浪跡叢談·巧對補錄》。
1.出自《萬姓統譜·哿韻》果,古巴子國。明果琳,武定人,弘治中貢士,任訓導。
12.
副詞。果真;當真。
1.出自《禮記·中庸》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2.出自《索蝦》詩慷慨胡隱君,果肯分惠否?
3.出自《少室山房筆叢·丹鉛新錄一·公孫龍》此其誤不辨自明。楊徒以姓名強合,則顏回即羌帥、毛遂果編氓、曾參實殺人、秋胡皆戲婦耶!
13.
副詞。究竟;終究。
1.出自《與馮宿論文書》不知其人果如何耳。
2.出自《答沖卿》詩賢愚各有用,尺寸果誰長?
3.出自《甄琛》人君之職為天養民者也,然一人至寡也,天下至眾也,人君果何以養之哉?
14.
副詞。果然,果如所料。
1.出自《韓非子·說難》宋有富人,天雨墻壞,其子曰:“不筑,必將有盜。”……暮而果大亡其財。
2.出自《論衡·死偽》公不用,終伐宋,軍果敗。
3.出自《舊唐書·李訴傳》諸將失色。監軍使哭而言曰:“果落李佑計中!”
15.
樹木所結的果實。今泛稱草本植物的果實。
1.出自《易·說卦》為果蓏。
2.出自《李君墓志銘》五谷三牲,鹽醯果蔬,人所常御。
3.出自《西廂記》排著酒果,列著笙歌。
4.出自《中國栽培植物史·番茄》廣西地區有一種野番茄,蔓生,葉小,果小,結果成串。
16.
指樹木結果。
1.出自《題徐熙花》詩錦囊深貯幾春風,借問此木何時果。
1.狠毒乖戾。
用盡全力;拼命~追趕丨~往人堆里擠。
1.謂殷切之心。
2.猶厲害。
1.厲聲;大聲。
1.即很石。形狀如羊的石頭。
1.猶兇惡。
下定決心不顧一切狠一狠心丨狠了心。
1.猶狠命。
2.指下決心。
1.乖戾貌。
1.兇猛。
1.很戾喧爭貌。
1.遺憾惆悵。
1.惱恨。
1.怨憤。
1.抱恨而死者的骸骨。
1.惱怒責怪。
1.比喻無窮無盡的怨恨。
1.抱恨不已。
2.憤恨貌。
1.悔恨。
1.憤恨。
1.猶怒火。
1.猶痛苦。
1.兇狠乖戾。
1.狠命,拼命。
1.憤恨;怨怒。
1.氣憤。
形容痛恨到了極點。也說恨之入骨。
1.怨恨的臉色。
1.猶悵恨。
1.怨望,怨恨。
1.泛指擲色子時咒罵壞點數的叫喊聲。
1.討厭,嫌棄。
1.見"恨相知晩"。
1.謂遇到志同道合的人,以相識太晩而感到遺憾。
1.怨恨之心;悔恨之心。
1.謂屈死者的血。語本《莊子.外物》"萇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為碧。"
1.悶悶不樂。
1.怨恨。
1.遺憾嗟嘆。
1.同"恨入骨髓"。
1.明代將領石亨﹑石彪的并稱。
1.通暢,昭明。
1.通達順利。
1.猶高升。
1.古代的酷刑。把人用鼎鑊煮殺或者剁成肉醬。
1.嘉會,眾美之會。語本《易.干》"亨者,嘉之會也。"孔穎達疏引莊氏曰"嘉,美也。言天能通暢萬物,使物嘉美之會聚,故云嘉之會也。"
1.猶亨會。
電感單位,電路中電流強度1秒鐘內的變化為1安培、產生的電動勢為1伏特時,電感就是1亨利。這個單位名稱是為紀念美國物理學家亨利(joseph henry)而定的。簡稱亨。
1.坦途。多指順利的境遇。
1.四通八達的大道。
2.常以喻美好的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