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攪渾;擾亂。
1.出自《楚辭·漁父》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
2.出自《法言·吾子》女惡華丹之亂窈窕也;書惡淫辭之淈法度也。
3.出自《履齋示兒編·經說一·放諸桐》太甲既立,不明,伊尹放諸桐。甚哉,“放”字流傳之誤,有以淈經旨也。
2.
水涌流貌。
1.出自《文選?郭璞〈江賦〉》潛演之所汩淈,奔流之所磢錯。
2.出自《史記·樗里子甘茂列傳》樗里子滑稽多智
3.
通“屈”。竭盡。
1.出自馬王堆 漢 墓帛書甲本《老子·道經》虛而不淈,踵而俞出。
2.出自《逸周書·五權》不遵承括,食不宣,極賞則淈,淈不得食。
4.
通“汩”。治。
1.出自《爾雅·釋詁下》淈,治也。
2.出自《說文通訓定聲·履部》“淈”字下引《詩》:“淈此群丑。”
1.朝廷的公報。刊載詔令﹑奏章及官吏任免等事『唐諸朝由諸藩京邸傳抄轉報﹐稱邸抄或邸報◇世有由內閣鈔發的﹐稱為閣鈔;有由六科鈔發的﹐稱為科鈔。在外省統稱為朝報﹐又稱京報。
1.猶朝服。
1.指君王和朝廷百官。語本《詩.衛風.淇奧》"會弁如星。"鄭玄箋"天子之朝服皮弁。"孔穎達疏"皮弁﹐天子視朝之服﹐《玉藻》云'天子皮弁以日視朝'是也。在朝君臣同服﹐故言天子之朝也。"
1.朝廷的權力。
1.早晨保不住晩上會發生變化。極言情況危急或境遇窘迫。
1.見"朝不保暮"。
1.謂早晨不能顧及晩上。極言處境危急。
2.形容生活極其窮困。
1.見"朝不謀夕"。
1.謂早晨不能預為晩上打算。形容形勢危急或境況窘迫。
1.猶朝班。
1.掌朝官名籍的官署。
1.見"朝彩"。
1.佛教語。謂寺院中的早課﹑晨參。
1.朝廷官員所乘的車馬。亦借指朝廷官員。
1.早飯;吃早飯。
2.借指衣食﹐生活。
1.朝廷的策書。
1.唐制稱御史臺三院(臺院﹑殿院﹑察院)退朝入臺時其中為長的一人。
1.朝廷的常規。
1.天天;每天。
1.形容天天像過佳節一樣極盡歡樂。
1.古代君臣行朝夕禮及宴飲時出入用車。
1.朝廷官員。
1.謂朝見帝皇。辰﹐北極星﹐喻指帝皇。
1.早晨。
1.白天掙了錢﹐晩上才有飯吃。形容生活十分貧困。
1.早晨剛寫成﹐晩上就到處流傳。形容文章流傳迅速。
1.形容翻新之速。
1.見"朝成暮毀"。
1.謂隔夜醉酒早晨酒醒后仍困憊如病。
1.指朝會止集。
1.猶朝列。
1.朝見和侍從。
1.朝廷中的達官貴人。
1.古代官名。
2.泛指朝中大夫之官職。
1.指某一世系帝王或某一帝王的統治時期。
2.今亦泛稱某一歷史時代。
1.朝服所系的腰帶。有金帶﹑玉帶﹑銀帶﹑鎎石帶﹑銅鐵帶﹐各有等差。
2.指宗室。
1.早晨。
2.指短時間。
1.早晨出現。
1.朝廷的禮儀制度。
2.指與朝廷禮儀制度有關之物。
3.朝廷的法律。
4.指與執行朝廷法律有關之物。
1.契丹語。朋友。
1.道家謂朝拜北斗七元星君。
1.位居首席的朝臣。指尚書省的長官。
2.朝廷。
1.朝廷的恩澤。
1.謂早晨出發晩上就到達。形容路程很近或交通方便。語出《后漢書.烏桓傳》"居止近塞﹐朝發穹廬﹐暮至城郭﹐五郡民庶﹐家受其辜。"
1.見"朝發暮至"。
1.吃早飯。
2.早餐﹐早飯。
1.供百官等候入朝之所。
1.君臣朝會時穿的禮服。舉行隆重典禮時亦穿著。
1.猶府朝﹐官署。
1.謂終日勤奮謹慎﹐不敢懈怠。語本《易.干》"君子終日干干﹐夕惕若厲﹐無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