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離地面遠;上下距離大(跟“低”相對)。
2.
形容詞
在一般標準或程度之上的(跟“低”相對)。
3.
名詞
高度。
4.
名詞
三角形、平行四邊形等從底部到頂部(頂點或平行線)的垂直距離。
5.
形容詞
等級在上的(跟“低”相對)。
6.
形容詞
敬辭。
7.
名詞
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標準酸根多含一個氧原子的。
8.
名詞
(Gāo)姓。
9.
名詞
高的地方。
10.
名詞
詳見[高山族]:我國少數(shù)民族,主要分布在臺灣省。
1.
亦作“髙”。
2.
高度。
1.出自《左傳·昭公三十二年》士彌牟營成周,計丈數(shù),揣高卑,度厚薄。
2.出自《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嚴鄭公》詩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yīng)須斬萬竿。
3.出自《兒女英雄傳》正走之間,見路旁一座大土山子,約有二十來丈高。
3.
高處。多指高山;土丘。
1.出自《書·太甲下》若升高,必自下;若涉遐,必自邇。
2.出自《荀子·勸學(xué)》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
3.出自《上書諫吳王》夫以一縷之任,系千鈞之重,上懸之無極之高,下垂之不測之淵,雖甚愚之人,猶知哀其將絕也。
4.出自《送水陸運使韓侍御歸所治序》請益募人為十五屯,屯置百三十人而種百頃,令各就高為堡。
5.出自《徐霞客游記·滇游日記十二》兩高之間,有坳在西北,即為定西嶺。
4.
增高;升高;抬高。
1.出自《國語·周語下》共之從孫四岳佐之,高高下下,疏川導(dǎo)滯。
2.出自《史記·日者列傳》夫卜者多言夸嚴以得人情,虛高人祿命以說人志。
3.出自《本朝政要策·邊糴》建隆元年,以河北仍歲豐稔谷賤,命高其價以糴之。
4.出自《郁離子·牧豭》于是為豭作寢處焉,高其垣,潔其槽。
5.出自《李家莊的變遷》他們年輕人有什么言差語錯,還得請你高高手,擔(dān)待著些。
5.
比高;爭勝。
1.出自《史記·太史公自序》大臣宗室以侈靡相高,唯弘用節(jié)衣食為百吏先。
2.出自《后漢紀·質(zhì)帝紀》冀(梁冀)于洛陽城門內(nèi)起甲第,而壽(冀妻)于對街起宅,競與冀相高。
3.出自《單州成武縣主簿廳記》其間有斗訟相高,婚田未決,畜產(chǎn)交奪,契券不明者,在乎察其情偽……使刑罰得其中。
4.出自《王處士墓志銘》自世教之衰,以詭激相高,競趨細行,以徼名譽。
6.
深,高深。
1.出自《荀子·禮論》其理誠高矣,暴慢、恣睢、輕俗以為高之屬入焉而隊。
2.出自《文選·張衡〈西京賦〉》隅目高匡,威懾兕虎;莫之敢伉。
3.出自《圣武記》請擇畿南及山東河南要地,分兵控鎮(zhèn),俟秋高進剿。
4.出自《明太學(xué)生魏元伯墓志銘》聞母高病馳歸,月余母竟不起。
7.
聲音響亮或尖銳。
1.出自《舞賦》亢音高歌為樂方。
2.出自《房家夜宴喜雪戲贈主人》詩桑落氣薰珠翠暖,柘枝聲引管弦高。
3.出自《寒夜》爆炸聲接連地響著,一聲高過一聲,一聲比一聲可怕。
8.
大,盛大。
1.出自《戰(zhàn)國策·齊策一》家敦而富,志高而揚。
2.出自《史記·項羽本紀》勞苦而功高如此。
3.出自《湖中送敬十使君適廣陵》詩秋晚岳增翠,風(fēng)高湖涌波。
9.
驕傲;高傲。
1.出自《呂氏春秋·誠廉》不以人之庳自高也。
2.出自《后漢書·班固傳上》性寬和容眾,不以才能高人。
3.出自《吳處士墓表》好賓客,所友者皆名士,然不以所長高人,人以故喜親之。
10.
高明;高強;高超。
1.出自《莊子·讓王》屠羊說居處卑賤而陳義甚高。
2.出自《漢書·蓋寬饒傳》寬饒自以行清能高,有益於國。
3.出自《掛枝兒·醋》既是心中忍得,不說更高。
4.出自《隨園詩話補遺》筆意高,有羚羊掛角之意。
11.
優(yōu)良。
1.出自《東觀漢記·杜篤傳》令怒收篤送京師,會大司馬吳漢薨,世祖詔諸儒誄之,篤于獄中為誄辭最高。
2.出自《留鞋記·楔子》這胭脂粉不見好,還有高的換些與我。
12.
清高;高尚。
1.出自《韓非子·五蠹》輕辭天子,非高也,勢薄也。
2.出自《敬寄族弟唐十八使君》詩物白諱受玷,行高無污真。
3.出自《暴風(fēng)驟雨》你看蕭隊長人品多高。
13.
指高尚的品德。
1.出自《文選·蔡邕〈郭有道碑文〉》洋洋搢紳,言觀其高。
14.
遠。
1.出自《廣雅·釋詁》高,遠也。
2.出自《燕青博魚》昝則去那小道兒上隔斜抄,行不到半里其高,則聽的腦背后喊聲鬧。
15.
有馀。
1.出自《西廂記諸宮調(diào)》掂詳了,縱六千來不到,半萬來其高。
16.
宗族中在最上之稱。也泛稱遠祖。
1.出自《西都賦》士食舊德之名氏,農(nóng)服先疇之畎畝,商循族世之所鬻,工用高曾之規(guī)矩。
2.出自《爾雅·釋親》曾祖王父之考為高祖王父,曾祖王父之妣為高祖王母
3.出自《袁氏先廟碑》則謹條袁氏本所以出,與其世系里居:起周,歷漢、魏、晉、拓拔魏、周、隋,入國家以來,高曾祖考,所以劬躬燾后,委祉于公。
17.
指漢高祖。
1.出自《西都賦》肇自高而終平,世增飾以宏麗,歷十二之延祚,故窮泰而極侈。
2.出自《東京賦》且高既受命建家,造我區(qū)夏矣。
3.出自《宋武帝誄》舜潛歷巖,高晦泗渚。
18.
歲數(shù)大,年老。
1.出自《楚辭·九辯》春秋逴逴而日高兮,然惆悵而自悲。
2.出自《唐故朝散大夫董府君墓志銘》太師之平汴州,年考益高。
3.出自《彷徨·長明燈》坐在首座上的是年高德韶的郭老娃。
19.
尊貴;貴顯。
1.出自《易·乾》貴而無位,高而無民。
2.出自《孝經(jīng)·諸侯》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制節(jié)謹度,滿而不溢。
3.出自《史記·蘇秦列傳》嫂委蛇蒲服,以面掩地而謝曰:“見季子位高金多也。”
20.
尊貴之位;顯貴之位。
1.出自《景福殿賦》感物眾而思深,因居高而慮危。
2.出自《岳陽樓記》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21.
尊崇;推崇。
1.出自《晏子春秋·問上八》高勇而賤仁。
2.出自《處士段弘古墓志》高氣節(jié),尚道藝。
3.出自《張貞女傳》吾近觀鄉(xiāng)曲之事,高貞女之節(jié)。
22.
敬辭。參見“高姓”。
1.出自《西游記》老菩薩,高姓?
2.出自《花月痕》只見那丫鬟道:“歐老爺,這位老爺高姓?我娘回來,好給他知道。”
23.
方正威嚴。
1.出自《后漢書·陳蕃傳》性方峻,不接賓客,士民亦畏其高。
24.
超越。
1.出自《史記·孟嘗君列傳》齊王惑於秦楚之毀,以為孟嘗君名高其主而擅齊國之權(quán),遂廢孟嘗君。
2.出自《論捕賊行賞表》創(chuàng)業(yè)已來,列圣功德,未有能高于陛下者。
25.
在一般標準或平均程度之上。
1.出自《史記·老子韓非列傳》所說出於為名高者也,而說之以厚利,則見下節(jié)而遇卑賤,必棄遠矣。
2.出自《寄盧仝》詩少室山人索價高,兩以諫官征不起。
3.出自《秋色賦·女英雄孫玉敏十二》然而這一切都不能壓住英勇的人們,卻激起了人們的更高的仇恨。
26.
通“膏”。參見“高梁”。
1.出自《韓非子·外儲說右下》茲鄭子引輦上高梁而不能支。茲鄭踞轅而歌,前者止,后者趨,輦乃上。
2.出自《琵琶賦》素手紛其若飄兮,逸響薄於高梁。
3.出自《醒世姻緣傳》鼻相不甚高梁,眼睛有些凹塌。
4.出自《素問·生氣通天論》高梁之變,足生大丁。
27.
通“郊”。郊外。參見“高禖”。
1.出自《經(jīng)義述聞·禮記上》高者,郊之借字,古聲高與郊同,故借高為郊……蓋古本《月令》本作郊禖也。
2.出自《為豐國夫人慶皇太子誕表》涂山之慶,既裕於夏臺;高禖之祠,未陪於殷薦。
3.出自《龍圖閣直學(xué)士李公墓志銘》仁宗春秋寖高,未有繼嗣,公因侍祠高禖。
4.出自《長平莊歌》燕至高禖祀屢從,繭成副袆分親見。
28.
通“皜”。白。
1.出自《樂府詩集·鼓吹曲辭一·有所思》秋風(fēng)肅肅晨風(fēng)飔,東方須臾高知之。
29.
通“縞”。參見“高衣”。
1.出自《代陽春登荊山行》奕奕朱軒馳,紛紛高衣流。
30.
姓。
1.出自《通志?氏族略四》高氏,姜姓,齊太公六代孫文公之子公子高之孫傒以王父名為氏。裔孫洪,后漢渤海太守。
31.
從下向上距離大,與“矮”相對而言;離地面遠,與“低”相對而言。參見“高岡”。
1.出自《同竇牟韋執(zhí)中尋劉尊師不遇》詩院閉青霞入,松高老鶴尋。
2.出自《吳山圖記》其最高者,穹窿、陽山、鄧尉、西脊、銅井,而靈巖,吳之故宮在焉,尚有西子之遺跡。
3.出自《彭海群--克拉瑪依散記》家里這堵墻高高矗立著。
32.
引申為擅長。
1.出自《琵琶記·琴訴荷池》奴家久聞相公高於音樂,如何到來此間。
33.
指高尚的人;隱士。
1.出自《南史·何胤傳》兄弟發(fā)跡雖異,克終皆隱,世謂何氏三高。
34.
指等級在上的。
1.出自《家》周報社的中堅人物是跟覺慧同班的張惠如和高他一班的黃存仁。
35.
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標準酸根多含一個氧原子的。參見“高錳酸鉀”。
1.復(fù)姓。北魏有疋婁內(nèi)干。見《通志.氏族五》。
1.同伴。
1.一匹馬◇常指單身一人。
1.亦作"匹馬單槍"。
2.一匹馬,一桿槍。比喻獨自行動,沒有別人幫助。
1.一馬當先。謂沖鋒在前。
1.春秋時魯國交納田賦,規(guī)定每丘出戎馬一匹,牛三頭,謂之"匹馬丘牛"。
1.一匹馬一桿旗。形容勇敢善戰(zhàn)。
1.成對的鳥。特指鴛鴦。
1.配偶。
2.婚配。
1.投合。
2.指雌雄的一方◇多指配偶,夫妻。
3.雌雄配對。多喻指婚配。
4.謂相當于。
1.婚配。
1.象聲詞。
1.成對的鳥。
1.猶伴侶,伙伴。
1.猶突然,猛然。
1.獨特的人。
1.比如;好似。
1.即士。以其地位低微,故稱。
1.形容手的動作異常迅速,使人來不及防備。
1.童仆。
1.平民。
1.匹偶,配偶。
1.好似;比如。
1.猶言等閑,平常。
1.白色的絹。常用以形容天光云氣等。
1.當頭;迎頭。
2.開頭;起首。
1.劈頭;首先。
1.媲美;比配。
1.彼此相當?shù)?不相上下的。
2.配偶。
1.四處播散。
1.亦作"匹游"。
2.結(jié)伴而游。
1.遇合。
1.雅樂和鄭聲。借指文章的雅俗﹑優(yōu)劣。
1.謂成對成行地種植。
1.我國古代一種供作畫寫字用的優(yōu)質(zhì)紙。
1.見"匹裂"。
1.猶言譬之于。
1.備齊材料。多指建筑材料。
1.謂召集工匠,開始動工。
1.辦事。
1.爆竹之一種,形如小紙炮,綴有長約二三尺葦桿,燃其芯即急起。
2.提花;綴有突出的花紋。
1.謂玩弄手腕。
1.猶言起花頭。
1.改變社會風(fēng)尚。
1.謂治愈膏肓之疾。
1.古人為了預(yù)測節(jié)氣,將葦膜燒成灰,放在律管內(nèi),到某一節(jié)氣,相應(yīng)律管的灰就會自行飛出。
2.生灰。
1.指發(fā)起成立一種小規(guī)模的群眾經(jīng)濟互助組織。入會者每人定期拿出規(guī)定數(shù)字的金額,集中由某一人收用,輪流收用完畢,會散。
1.生火;燒火;點火。
2.放火。
3.失火,發(fā)生火災(zāi)。
4.冒火;生氣。
5.產(chǎn)生強烈的欲念。 6.謂陰陽相交,男女相合。 7.起伙。 8.焰火的一種。
1.辦理膳食;開伙。
1.發(fā)貨;起運貨物。
2.卸貨;把貨物從船中搬運上岸。
3.提取貨物。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dān)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