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即糕。用米粉、面粉制成的食品。
1.出自《方言》餌謂之餻,或謂之糍。
2.出自《隋書·五行志上》是歲,又有童謠曰:“七月刈禾傷早,九月吃餻正好。十月洗蕩飯甕,十一月出卻趙老。”
3.出自《野客叢書·〈周禮〉中言餻字》宋景文公曰:“夢得嘗作《九日》詩,欲用餻字,思‘六經’中無此字,遂止。”故景文《九日》詩曰:“劉郎不肯題餻字,虛負人生一世豪。”仆讀《周禮》疏“羞籩之實,糗餌粉糍”。鄭箋(按,應為賈公彥疏):“今之糍餻。”安謂“六經”中無此字邪?又觀揚雄《方言》亦有此字。
1.水涌出貌。
2.混亂貌。
1.竭盡。淈,通"屈"。
1.攪亂。
1.古代詩歌的一種風格。
1.見"蠱弊"。
1.亦作"蠱敝"。
2.事情積久形成的弊病。
1.糧食中蛀蟲所化的蛾。
2.傳說一種人工培育的毒蟲。
1.惑亂;迷惑動搖。
1.蠱術。
1.傳說中的怪獸名。
1.謂用毒藥殺人。
2.指毒藥。
3.蠱蟲之毒。
1.海象等獸的長牙。又名蛇角。
1.毒害侵蝕。
1.惑亂廢弛。
1.謂主事。
1.腹脹不思飲食的病。
1.惑亂敗壞。
1.蠱蟲和蛔蟲。比喻心腹之患。
1.惑亂昏昧。
毒害;迷惑~人心。也作鼓惑。
1.我國古代西南地區少數民族。
①(-yuè)哀悼死者的音樂。②悲哀與快樂喜怒哀樂|哀樂失時,殃咎必至。
1.哀悼死者的文章。
1.見"哀家梨"。
1.猶凄厲。形容聲音凄涼而尖銳。
1.悲惻綺麗。
1.憐惜;同情。
2.請求憐憫。
對他人的不幸給予同情憐憫 例他們眼睛里流露出哀憐。╠╠《二六七號牢房》
1.哀傷眷戀。
1.帝后死,集眾舉哀,謂之哀臨◇亦泛指到場為死者舉哀。
1.哀怨而悠長。亦指哀怨而悠長之聲。
1.悲傷迷惘。
1.憐惜;同情。閔,憫。
1.哀憐;同情。
悲憫;哀憐慈悲哀愍|其情甚可哀愍。
1.悲傷沉默。
1.謂因父母﹑君上之死而哀傷思慕。
1.悲傷的意念。
2.猶憐憫。
1.悲涼的樂調。
1.悲涼的樂器聲。匏,八音之一。
1.漢哀帝與平帝的并稱。
1.悲痛困迫。
悲痛傷感
1.見"哀戚"。
1.哀求。
放在訃告后的信函,用于追述死者生平事跡
1.凄清寒冷的節氣。
1.悲傷地哭泣。
1.悲痛;痛切。
1.悲傷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