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篇,部)稿子,詩文、圖畫等的草稿。也指寫成的詩文、圖畫等。
2.
名詞
以刊行為目的或已刊行的圖畫、詩文等。
3.
名詞
〈書〉谷類植物的莖。
4.
名詞
(Gǎo)姓。
1.
同“稾”。禾稈。
1.出自《閻典史傳》應元乘黑夜,束稿為人。
2.
樣子;模樣。
1.出自《牡丹亭·寫真》有一個曾同笑,待想像生描著,再消詳邈(描)入其中妙,則女孩家怕漏泄風情稿。
3.
用同“搞”。
1.出自《兒女英雄傳》〔鄧九公〕說:“照這么說,人家合你沒甚么岔兒呀?該咱老爺兒們稿一稿咧!”
4.
通“槁”。枯槁。
1.出自《說苑·建本》父以子為本,子以父為本,棄其本者,榮華稿矣。
2.出自《五老峰》詩衣冠想像猶偉然,容貌至今初不稿。
5.
同“稾”。詩文、圖畫等的草底。亦指寫成的文章、著作。
1.出自《舊唐書·高士廉傳》士廉既任遇益隆,多所表奏,成輒焚稿,人莫知之。
2.出自《宋史·孫洙傳》凡有章奏,輒焚其稿,雖親子弟不得聞。
3.出自《龜堂雜興》詩筆端小技深知悔,舊稿如山欲盡焚。
4.出自《西廂記》我則道拂花箋打稿兒,元來他染霜毫不勾思。
5.出自《偽自由書·前記》我到上海以后,日報是看的,卻從來沒有投過稿。
6.
指計劃;打算。
1.出自《紅樓夢》他心里已有了稿兒,自有頭緒。
1.對塵世的迷戀。
1.塵污的臉面。
2.指塵俗的面目。
1.久遠。
1.猶世外。比喻高遠。
2.喻時局昏暗。
1.猶言塵埃;微末。
1.猶塵土。
2.喻卑下。
1.猶言污濁。
1.塵俗之念。
1.猶塵念。
1.眾生。
1.猶塵霧,煙塵。
2.世俗之氣。
1.猶塵累。
1.猶言凡心俗情。
1.猶塵世。
2.指地球。
1.猶塵世;塵界。
1.泥土。
2.猶塵世。
1.塵俗的容態。
1.繁冗,繁雜。
2.指塵世之累。
1.塵土色。
2.指塵世。
1.塵埃與沙土。
2.喻污濁,戰亂。
3.猶塵世。
1.塵劫。
1.佛教語。剎為梵語國土之意,塵剎謂微塵數的無量世界。
1.猶言人間;俗世。
1.猶塵世;市井。
1.塵俗之事。
1.視為塵土。謂輕視。
1.塵想;俗念。
1.猶塵世,人間。
2.世俗。指日常的禮法習慣等。
3.猶言庸俗。
1.指簡陋樸素。
1.凡庸瑣屑。
1.《后漢書.徐穡傳》載,陳蕃為太守,在郡不接賓客,唯穡來特設一榻,去則懸之。穡不至則灰塵積于榻◇因以"塵榻"為優禮賓客﹑賢士之典。
1.謙詞。猶言忝列。多謂自己的才能有辱于所任的職位。
1.塵俗之音。
2.謙詞。猶言污耳。謂請人聽自己的言辭或歌唱等。
1.指飛揚彌漫的塵土。
1.謂世俗之路。
1.細小的灰土。
2.指塵世;塵事。
3.喻庸俗骯臟或指庸俗骯臟的事物。
1.謂世俗的軀殼。
1.猶言世外。
1.凡庸頑鈍。
1.舊謂人在世間受到種種束縛,如魚在網,故稱塵網。
2.沾滿灰塵的蛛網。形容環境凄涼。
1.佛教語。謂世俗的虛妄。
1.形容極其微小或卑微。
1.廢置;委棄。
1.亦作"塵污"。
2.塵垢污染。
3.指塵垢。
1.世俗的事務。
1.世俗之物。
1.塵土和煙霧;塵土飛揚如霧。
2.喻濁世;污濁。
1.世俗的習氣。
1.庸俗不雅,格調不高。
1.塵俗的表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