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堅硬。
1.出自《詩·小雅·采薇》采薇采薇,薇亦剛止。
2.出自《法言·先知》甄陶天下者,其在和乎?剛則甈,柔則壞。
3.出自《太白陰經·陣圖·教弩圖》穿剛洞堅,自近及遠。
2.
剛直;倔強。
1.出自《書·皋陶謨》剛而塞,強而義。
2.出自《史記·袁盎晁錯列傳》淮南王為人剛,如有遇霧露行道死,陛下竟為以天下之大弗能容,有殺弟之名,奈何?
3.出自《王公墓志銘》氣銳而堅,又剛以嚴。
4.出自《青紗帳——甘蔗林》詩我們的人哪,總是那樣膽大、心細、性子剛。
3.
強盛;健旺。
1.出自《詩·小雅·北山》旅力方剛,經營四方。
2.出自《論語·季氏》血氣方剛,戒之在斗。
3.出自《送程公辟之豫章》詩非君才高力方剛,豈得跨有此一方。
4.
肅殺。參見“剛耿”。
1.出自《謝知州啟》秋氣正剛,風華浸遠。
5.
勉強。
1.出自《戲贈嘉興朱宰同年》詩猶勝白公尉盩庢,庭花剛喚作夫人。
2.出自《四塊玉·嘆世》曲佐國心,拿云手,命里無時莫剛求。
6.
古代哲學家用陰陽概念來解釋自然界兩種對立和相互消長的勢力,認為陽性剛,陰性柔。因以“剛”指:①“陰陽”之陽。參見“剛柔”。②“晝夜”之晝。晝為陽,夜為陰。參見“剛柔”。③“奇偶”之奇。奇為陽,偶為陰。參見“剛日”。④“君臣”之君。君為陽,臣為陰。
1.出自《易·鼎》玉鉉在上,剛柔節也。
7.
副詞。才。
1.出自《奉和魯望齊梁怨別次韻》鴛鴦剛解惱離心,夜夜飛來棹邊泊。
2.出自《柳十一首》詩東風多事剛牽引,已解纖纖學舞腰。
3.出自《紅樓夢》剛進了園,就有幾個丫環來找他。
8.
鋼。鐵和碳的合金。
1.出自《金馬書刀銘》巧冶煉剛,金馬托形。
2.出自《北齊書·綦母懷文傳》又造宿鐵刀,其法,燒生鐵精以重柔鋌,數宿則成剛。
3.出自《新唐書·卓行傳·元德秀》穎士若百煉之剛,不可屈。
4.出自《再生緣》衛煥推開身下馬,剛槍一把點心苗。
9.
通“犅”。公牛。
1.出自《詩·魯頌·??宮》白牡骍剛。
2.出自《禮記·明堂位》殷白牡,周骍剛。
10.
鼓名。
1.出自《漢書·禮樂志》剛、別柎員二人。
11.
兵車名。
1.出自《文選·張協〈七命〉》爾乃列輕、武,整戎、剛。
12.
星名。即天罡。北斗七星之柄。
1.出自《夢溪筆談·象數一》天罡者,斗剛之所建也。
13.
姓。元有剛僧,清有剛毅、剛林。
1.出自《萬姓統譜·陽韻》河南裕州有剛氏。
14.
副詞。硬;硬是。
1.出自《太平廣記》惆悵金泥簇蝶裙,春來猶見伴行云。不教布施剛留得,渾似初逢李少君。
15.
副詞。卻。表遺憾。
1.出自《惜花》詩可憐天艷正當時,剛被狂風一夜吹。
2.出自《徐州使院賦》詩三十年前老健兒,剛被郎中遣作詩。
3.出自佚句人生不滿百,剛作千年畫。
16.
副詞。偏;只。
1.出自《效劉孝綽憶詩》憶睡時,待來剛不來。
2.出自《桐江閑居》詩擬歸仙掌去,剛被謝公留。
3.出自《趙氏孤兒》可憐三百口親丁飲劍鋒,剛留得孤苦伶仃一小童。
4.出自《什么是新文學》我的意思以為剛是用白話作的文章,算不得新文學。
17.
副詞。恰好,正好。參見“剛好”、“剛巧”、“剛剛”。
1.出自《留弟郢不得送之江南》詩剛有下水船,白日留不得。
2.出自《奉和襲美行次野梅次韻》不知謝客離腸醒,臨水剛添萬恨來。
3.出自《木曾川看花》詩輕帆細雨剛三月,寵柳嬌花又一村。
1.從地球上發射出去﹑能在宇宙空間航行的飛行器。
即世界觀”(24頁)。
1.可以脫離地球引力范圍發射到其他星球或星系空間的火箭。
即外層空間”(509頁)。
一種表示宇宙中物質的位置和運動方式的模型。如大爆炸宇宙模型、穩恒態宇宙模型等。
來自宇宙空間的高能粒子流。在大氣層以外的宇宙射線稱初級宇宙射線”,由高能質子、α粒子和少數輕原子核組成,這些粒子的能量可達1020電子伏以上。它們進入大氣層與空氣中其他原子核碰撞后產生的μ介子、電子、光子等稱次級宇宙射線”。
即空間通信”(1097頁)。
1.古時葬禮儀仗的一種。以鳥羽聚于柄頭如蓋。
2.帝王儀仗中以鳥羽聯綴為飾的華蓋。亦泛指鹵簿或作為天子的代稱。
1.聚鳥羽于幢首(柄頭),其形下垂如蓋。葆即蓋斗。古時舞者所執,亦用為引柩。
1.緊急軍情的報告。
1.古代飲酒用的耳杯。
1.指信使之便。
1.裝飾翠羽的釵。
2.因舞女多佩羽釵,故亦指舞妓。
1.以羽毛制作的大氅。亦以指道教徒的服裝。
1.傳說中神仙所乘之車。
1.翅膀。
2.比喻羽黨。
1.鳥類。蟲,古代作為動物的總稱。
2.有翅的小蟲。
1.羽林扈從。
1.猶同黨;同伙。
1.古代軍隊或儀仗隊中以羽為飾的大旗。
1.毛織物。也稱羽毛緞或嗶嘰。
1.背著弓箭的隊伍。羽,指箭。
1.仙人或道士的衣服。
1.古時以鳥羽為飾的車蓋。
2.指車輛。
3.船上飾以鳥羽的傘蓋。
4.指仙人車駕。
1.用翠羽裝飾帷蓋的坐車。
1.猶羽杯。
1.鳥類頭頂上豎立的長羽毛,如孔雀即有羽冠。
1.翅膀。
2.飛翔;飛升。
3.指書信或文章。
1.指鳥羽。翮,羽軸下段不生羽瓣而中空的部分。
2.指翅膀。
3.泛指鳥類。
4.比喻輔翼或輔佐者。
5.比喻力量。 6.猶飛騰。 7.指翼星。
1.喻集微力亦可舉重。
1.毛羽織的粗布。
2.道士的衣服。亦指道士。
①道教稱成仙。也婉指人死羽化而登仙。②昆蟲的若蟲(稚蟲)或蛹蛻皮為成蟲的過程。不完全變態的若蟲(稚蟲)大多經最后一次蛻皮羽化為成蟲。完全變態的蛹,蛻去蛹殼即羽化為成蟲。成蟲是昆蟲生活史的最后時期,羽化后的主要任務是交配產卵。
1.見"羽檝"。
2.猶羽翼。輔佐。
1.古代傳說中飛行動物的遠祖。
1.傳說以鸞鶴為馭的坐車。亦借指神仙。
1.箭。因尾部綴鳥羽,故稱。
1.道士戴的頭巾。亦借指道士。
1.對道士的尊稱。
指道士蓬萊羽客。參見羽化①”。
1.羽淵之窟。
1.《孔子家語.子路初見》"括而羽之,鏃而礪之,其入之不亦深乎!"括,箭的末端◇因以"羽括"謂鍛煉,磨礪。
1.指鳥類。
1.猶言沽名釣譽。
1.出賣妻室。
1.謂出賣手藝以謀生。
1.謂弄虛作假以謀私利。
1.謂受賄泄露考試題目。
1.賣文,為人撰文而接受報酬。
1.銷售不合規定標準的貨物。
1.炫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