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見“蝙蝠”。哺乳動物,頭部與軀干像老鼠,四肢和尾部之間有翼膜。常在夜間飛出,捕食蚊、蛾等,對人類有益。也叫飛鼠、鹽老鼠。
1.
見“蝙蝠”。哺乳動物。頭部和軀干似鼠,四肢和尾部之間有膜相連,常在夜間飛翔,捕食蚊、蛾等昆蟲。視力很弱,靠自身發出的超聲波來引導飛行。
1.出自《易林·豫之小畜》蝙蝠夜藏,不敢晝行。
2.出自《中華古今注·蝙蝠》蝙蝠,一名仙鼠,一名飛鼠。
3.出自《清平樂·獨宿博山王氏庵》詞繞床饑鼠,蝙蝠翻燈舞。
4.出自《古典新義·〈爾雅〉新義》蝠讀為蹼,下文“鳧雁丑,其足蹼”,注:“腳指間幕蹼屬相著。”蝙蝠之足亦有膜蹼屬相著,故謂之蝙蝠也。蝙蝠連綿詞,析言之可曰蝙,亦可曰蝠。
2.
見“蝙蝠”。《伊索寓言》中有《蝙蝠和黃鼠狼》的故事:有一蝙蝠先后被仇鳥和仇鼠的黃鼠狼逮住,皆隨機應變,以其似鼠又似鳥的外形,分別詭言自己是鼠和鳥,得以保全性命。因以“蝙蝠”指騎墻派。
1.出自《且介亭雜文·門外文談》有的是因為我看過幾本古書,所以相信我的,有的是因為我看過一點洋書,有的又因為我看古書也看洋書;但有幾位卻因此反不相信我,說我是蝙蝠。
3.
用同“蝮”。參見“蝠蛇”。
1.出自《后漢書?崔琦傳》蝠蛇其心,縱毒不辜。
用柳條編成的容器,形狀像斗。也作鋱稹R步邪識貳
1.栲樹的別名。
1.拷掠,拷打。栲,通"拷"。
1.拷打審訊。栲,通"拷"。
1.打斷。栲,通"拷"。
食品,用面筋蒸熟制成。
發藍。
掛在特制的爐子里烤熟的填鴨。
1.手銬和腳鐐。比喻冷酷嚴峻的束縛控制。
〈方〉手銬。
1.犒勞賞賜。
1.犒賞有功之人。
1.犒勞軍隊。
1.猶犒賜。
1.猶犒賜。
①用酒食等慰勞~將士。②指慰勞的酒食等吃~(享受犒勞)。
1.勞軍的牛。
1.賞錢。
1.犒勞勤苦之人。
犒勞賞賜~三軍。
1.猶犒享。
1.犒軍。
1.犒賜。錫,通"賜"。
1.猶慰勞。
1.犒勞迎接。
1.犒賜。
1.傳統戲劇中著鎧甲持刀劍的生角。有文武靠把之分。如《定軍山》之黃忠﹐《鳳鳴關》之趙忠等。
1.轎夫。
1.貼近某一事物。謂靠岸停泊。
1.依傍﹐依靠。
2.指可以依靠的人。
1.演唱或演武場地的帳幔。
2.用以墊背的墊子。
3.用以指椅子上供人背部倚靠的部分。
4.猶靠山。
5.即靠把。詳"靠把"。
1.即靠手。
(~兒)①靠近邊緣;靠到旁邊行人~走。②〈方〉比喻近乎情理;挨邊這話說得還~兒。
1.(船只)停留。
不可靠;不能相信這話~。
1.方言。經常﹔持久。
1.信得過。
半躺著或坐著時靠在腰后的墊子,例如沙發靠墊。
1.傳統戲劇服裝。"靠子"的主要部分。詳"靠子"。
1.指可以依靠防老的人。
1.猶擱淺。
1.躲開﹔避開。
2.猶言放在一邊。指事情不重要﹐不必忙著處理。
1.貼心﹐知己。
1.謂倚仗在自己家里傲然自大。
①彼此間的距離近兩人坐得十分~ㄧ~沙發的墻角里有一個茶幾。②向一定目標運動,使彼此間的距離縮小輪船慢慢地~碼頭了。
1.傳統戲劇服裝。"靠子"的組成部分。詳"靠子"。
1.方言。牢靠﹔穩當。
戲曲中扎靠的武將背后插的三角形繡旗。
1.半躺半坐時靠在腰后的被褥。
1.指三種相近的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