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不。表示否定之詞。
1.出自《書·堯典》帝曰吁!咈哉!方命圯族。
2.出自《金史·叛臣傳贊》﹝耶律余睹﹞功成驕溢,自取誅滅,咈哉。
3.出自《默觚下·治篇十二》古圣之聽言也……惟求理之是非,即有“吁”,有“咈”。
4.出自《集外集·渡河與引路》從前寫作“咈哉”,現(xiàn)在寫作“不行”。
2.
違背;違逆。
1.出自《書·微子》乃罔畏畏,咈其耇長舊有位人。
2.出自《新唐書·蕭復(fù)傳》及為相,臨事嚴方,數(shù)咈帝意,故居位亟解。
3.出自《祭土祈雨文》告爾土神,尚其降休,無咈人望。
3.
象聲詞。參見“咈哧”、“咈咈”。
1.出自《紅樓夢》鳳姐剛舉步走了不遠,只覺身后“咈咈哧哧”,似有聞嗅之聲,不覺頭發(fā)森然直豎起來。
2.出自《兒女英雄傳》就氣得他喲,咈哧咈哧的。
3.出自《兒女英雄傳》公子松開兩手,慢慢的拳將過來放在嘴邊“咈咈”的吹著,說道:“痛煞我也!”
4.出自《死水微瀾》她在半夜里痛得不能睡,抱著一雙腳,咈咈的呻吟著哭。
4.
通“怫”。參見“咈然”、“咈鬱”。
1.出自《黃甘陸吉傳》群臣皆與甘坐上坐,吉咈然,謂之曰:“請與子論事?!备试唬骸拔ㄎā!?/p>
2.出自《明史·賀逢圣傳》湖廣建魏忠賢生祠,忠賢聞上梁文出逢圣手,大喜,即日詣逢圣。逢圣曰:“誤,借銜陋習(xí)耳?!敝屹t咈然去。
3.出自《家世節(jié)錄》﹝先君﹞雅不與佛老人游,曾共釋憨山、德清談義,已聞其論,咈然而退。
4.出自《霹靂賦》觀其咈郁氤氳,騰波磊落。輝光之所倏閃,聲氣之所噴薄。豈在微而應(yīng),必有感而作:擊齊堂也,識孝婦之懷冤;震魯廟也,哂佞臣之隱惡。
1.猶格局。
1.猶言彎腰曲背。喻惶恐不安。
1.觀望不前。
1.局蹐。謹慎小心貌。
1.急促。
2.忙亂。
3.惶恐。
1.見"局蹐"。
1.惶悚不安貌。
1.身受約束的良馬。喻指不能發(fā)揮才能。
1.某些牌戲或賭博中每一局的主持人。
1.指狹隘的禮制法度。
1.指處境。
1.笑貌。
2.畏縮貌;拘束貌。
3.狹窄貌。
1.舊時專管商稅的機構(gòu)。
1.度量和才干。
1.指匣子。
1.約束﹑收斂。
〈書〉器量;氣度。
1.官署的僚屬。
1.謂蜷伏不得出行。
原指參加下棋的人,泛指參與其事的人此事非~不得而知。也說局中人。
1.徘徊思慮。
1.舊時用以召喚妓女的字條。
1.狹隘,狹窄。
2.窘迫,不自然。
1.狹隘。
1.付給侍宴妓女的錢。
1.卑躬屈膝,惶悚不安。
1.屈曲。
1.蜷曲不伸貌。
1.拘牽;拘束。
1.艱于行步,舉步維艱。
1.猶職責,職務(wù)。
1.廁身于,身處于。
(政治、軍事等)一個時期內(nèi)的發(fā)展情況~平穩(wěn) ㄧ~越來越嚴重。
1.謂謹守。
1.官署。
1.窘迫拘束。
1.局促,不舒展。
1.指官衙之主事者。
1.徘徊不前。
1.局縮,蜷縮。
1.猶狹隘委瑣。
1.猶狹小。
2.畏縮。
3.退縮;蜷縮。
1.猶猥瑣。
1.陳規(guī),俗套。
1.偏舉一足。
1.格局體制。
1.惶懼不安貌。
1.窘迫無路。
1.《詩.小雅.正月》"謂天蓋高,不敢不局;謂地蓋厚,不敢不蹐。"陸德明釋文"局本又作局。"后即以"局天蹐地"形容惶懼不安貌。
2.指窘迫無路貌。
1.悲痛訴說貌。語本《詩.小雅.正月》"謂天蓋高﹐不敢不局。"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