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妨害,阻礙(連~礙)。
2.
動詞
(舊讀fāng)指迷信的人相信的某種事物現象會產生壞事。如丈夫死了,便說是妻子“妨”的,原因是妻子的長相(顴骨高)不好;又如學生甲考試成績不理想,便說是學生乙“妨”的,原因是學生乙曾說過某句不吉利的話。
1.
傷害,損害。
1.出自《老子》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2.出自《國語·越語下》王若行之,將妨于國家。
3.出自《文選·陸機〈文賦〉》或辭害而理比,或言順而義妨。
4.出自《郊祀頌》序寧屈國法而不忍以法病民,寧闕儲積而不忍以斂妨農。
2.
阻礙;妨礙。
1.出自《岳陽樓別竇司直》詩軒然大波起,宇宙隘而妨。
2.出自《二刻拍案驚奇》我身子已倦,不要妨了我睡覺。
3.出自《朝花夕拾·五猖會》現在神座上確塑著一對少年男女,眉開眼笑,殊與“禮教”有妨。
3.
迷信者所謂犯尅。參見“妨尅”。
1.出自《調風月》是個破敗家私鐵掃帚,沒些兒發旺夫家處,可使絕子嗣妨公婆克丈夫。
2.出自《帝京歲時紀勝·五月·宜忌》京俗……五月多不剃頭,恐妨舅氏。
3.出自《當紅軍的哥哥回來了·鵓鴿落在灰堆里》指著桑樹罵槐樹,說有個喪門神來到她家。妨死老子妨死娘,十七八大姑娘沒有婆家。
4.出自《薦福碑》自從你昨日下了書呈,將俺員外急心疼一夜妨殺了。
1.古代周制以玉作六瑞,表示爵位等次。身圭,六瑞之一,為侯爵所執。
1.死后。
1.六甲,傳說為天帝造物之日◇因以"身懷六甲"謂婦女懷孕。
1.佛教語。指人欲。
1.猶身體。
1.語本《左傳.成公十三年》"禮,身之干也;敬,身之基也。"后以"身基"指立身的根本。
1.猶身體。借指婦女的貞操。
1.生計。
2.為自身打算。
1.謂把身子置于老虎嘴邊。比喻處境極其危險。
1.全家的生命和財產。
1.指賣身錢。
2.指人的身分﹑社會地位。
1.身體和口腹。
2.引申指人口。
1.自己的能力﹑力量。
1.猶言身名俱滅。
1.見"身名俱泰"。
1.指生命。
2.指命運。
3.身分。
4.下身,指男性生殖器。
1.為自身謀慮。
1.方言。身材,體格。
1.猶言身材軀干。
1.猶身體。
1.猶身體。
1.指賣身文契。
1.指身體。佛家以身為受諸法之器,故稱。
1.猶生前。
1.謂伸腰打呵欠。
1.身體強壯,精力充沛。
1.謂地位低下,言論主張不被重視。
1.身處困境。
2.舊指人不按禮義立身處事。
1.猶身體。
2.引申指生命。
1.古西域地名。
1.佛教語。指身體和神色。
1.指本身,自己。
2.指身體。
3.用在名詞或代詞后,表示責任承當者。
4.指身體的上方。
5.指隨身可以放置物品的地方。 6.指隨身攜帶的錢物等。
1.尸體。
一生的經歷和遭遇身世悲涼|山河破碎風拋絮,身世飄搖雨打萍。
本事身手不凡|略顯身手。
1.見"身首異處"。
1.人頭稅。
1.見"身體"。
指以發展身體、增進健康、增強體質、調節精神和豐富文化生活為目的的一類身體活動。可分為健身運動,健美運動,娛樂體育,格斗性體育,醫療體育和矯正體育。身體鍛煉要求因人制宜,持之以恒,循序漸進,與自然力鍛煉相結合。
1.語出《孝經.開宗明義》"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本指身軀﹑四肢﹑須發﹑皮膚,后亦泛指自己身體的全部,自身。
自己親身體驗并努力去實行領導只有身體力行,才知道工程的難易。
1.佛教語。指身體。佛家以為身體能生善惡之業,故以身喻田。
1.身材;體形。
1.舊時表明身份的證件。
1.方言。猶軀干。
1.自身之外。
1.佛教語。指由正身變化產生出來的身體。
1.指無足牽掛的世事。
1.見"身外之物"。
1.個人身體以外的東西,指名譽﹑地位﹑財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