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因寒冷或驚懼而顫動;哆嗦。
2.
動詞
甩動;振動。
3.
動詞
(跟“出來”連用)全部倒出;徹底揭露。
4.
動詞
振作;鼓起(精神)。
5.
動詞
諷刺人突然得勢或生活水平突然提高。
6.
動詞
顯示。
1.
振動;甩動。
1.出自《西游記》長老遂將袈裟抖開,披在身上。
2.出自《奔》一個可憐的瘦雄雞,也抖了抖翅膀,伸著頸格格的叫了起來。
3.出自《東方》如果他把小白旗帶著啵啵的風(fēng)聲嗖地向前一抖,那就是說:“前面正常,同志們,加油干吧!”
2.
顫動,哆嗦。
1.出自《水滸傳》艄公戰(zhàn)抖抖的道:“小人去說。”
2.出自《兒女英雄傳》典史登時嚇得渾身發(fā)抖。
3.出自《啼笑因緣》只見她母親兩只胳膊互相抱著,身如篩糠一般的抖。
3.
掙扎。
1.出自《廿載繁華夢》他若是抖不過來,倒要著人到香港去叫駱管家回來,好把喪事理理兒便罷。
4.
謂抖動著向外倒出。
1.出自《讀〈戰(zhàn)國策〉》詩抖盡祖龍囊底智,咸陽回首亦成塵。
2.出自《清平山堂話本·楊溫攔路虎傳》茶博士抖那錢出來數(shù)了,使索子穿了,有三貫錢,把零錢再打入竹筒去。
3.出自《春潮急》說著,將籮筐一翻,把那塊界石抖了出來。
5.
謂把情況揭露出來。
1.出自《紅樓夢》這是一輩子的把柄兒。好便罷,不好,咱們就抖出來!
2.出自《一個沒有登記的同志》這茶房可真不得了,簡直跟在堂上招口供一樣,把我的底全抖出來了。
6.
振作。
1.出自《閑情偶寄·詞曲下·科諢》瞌睡醒時,上文下文已不接續(xù),即使抖起精神再看,只好斷章取義作零出觀。
2.出自《紅樓夢》你老人家把威風(fēng)也抖一抖。
3.出自《臘梅花·小社員》但他抖了抖精神說:“對,我這就去!”
7.
神氣;威風(fēng)。趾高氣揚的樣子。
1.出自《龍須溝》行,你算是走對了路子,抖起來啦!
2.出自《等因奉此》老子那時候到這兒當(dāng)科員,他連初中還沒畢業(yè)哩!在外面鬼混了幾年,回家抖起來了。
8.
突然。參見“抖然”。
1.出自《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從不見他手腳有甚毛病,如何抖然生起盜心?
2.出自《醒世恒言·大樹坡義虎送親》﹝眾人﹞走不上幾步,抖然起一陣狂風(fēng),燈火俱滅,只見一只黃斑吊睛白額虎,從半空中跳將下來。
1.亦作"刧刧巴巴"。
2.謂道路坎坷難行。
1.猶劫運,劫數(shù)。
1.亦作"劫虜"。亦作"劫擄"。
2.搶劫擄掠。
1.亦作"刼路"。
2.攔路搶劫。
1.亦作"刼律草"。
2.一種含毒之草,搗碎取汁涂于竹槍之鋒,用以獵取野獸。
搶劫虜掠劫掠百姓財物|大肆劫掠。
1.亦作"劫輪"。
2.猶災(zāi)難。
災(zāi)難遭受劫難。
1.謂部下將士劫持主將而叛變。
1.亦作"劫摽"。亦作"刦剽"。
2.猶搶劫。
1.謂以脅迫手段實現(xiàn)其要求。
1.劫持并加以殺害。
1.亦作"刦舍"。亦作"刼舍"。
2.搶掠村舍。
1.亦作"刼石"。
2.《大智度論》卷五"佛以譬喻說劫義。四十里石山,有長壽人,每百歲一來以細軟衣拂拭此大石盡,而劫未盡。"后因以"劫石"指時間之久遠。
1.艱險窘迫。
佛教徒所謂注定的災(zāi)難~難逃。
1.形容吹笙時氣流相沖激。
1.亦作"劫脅"。
2.威逼脅迫。
3.指脅從者。
1.亦作"劫藥"。
2.中醫(yī)稱能夠迅速減輕癥狀﹑制止病情發(fā)展的藥物為"劫藥"。
1.劫寨。
1.亦作"劫余灰"。
2.劫火的馀灰。
從監(jiān)獄里把被拘押的人搶出來。
1.亦作"劫運"。亦作"劫運"。
2.災(zāi)難;厄運。
1.猶劫持,挾持。
1.謂挾持人以為人質(zhì)。
2.指被挾持的人質(zhì)。
1.搶劫的主犯。
1.風(fēng)角。古代觀察風(fēng)的方向以占吉兇的方法。
1.謹慎。
1.桀驁,兇暴乖戾。杰,通"桀"。
1.強悍兇暴。杰,通"桀"。
1.杰出的文筆。
1.不凡的儀表。
1.高尚的志操。
1.高大。
1.高閣。
1.謂突兀不平。
1.佳作。
1.高聳的樓臺。
2.雄偉的景觀。
3.指不平凡的儀表。
1.兇猛狡詐。杰,通"桀"。
1.猶偉績。
1.特出而旺盛。
1.象聲詞。鳥鳴聲。
1.猶佳句。
1.亦作"杰俊"。
2.俊杰,才智出眾的人。
1.指才智特出的宦游者。
1.猶杰出。
2.首領(lǐng)。
1.潔郎,和尚。
1.卓立;杰出。
2.聳身而立。
3.高聳。
1.謂超逸出眾。
1.高大的樹木。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dān)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