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梓樹,落葉喬木?;S白色,木材可用來做器具,根皮、樹皮核果實可入藥。
2.
名詞
制木器的人。
3.
動詞
把木片刻成書版并印刷成書。泛指制版印刷等。
4.
名詞
故鄉。
5.
名詞
(Zǐ)姓。
1.
亦作“杍”。亦作“榟”。
2.
古代七種木工之一。亦泛指木工。參見“梓人”。
1.出自《周禮·考工記序》攻木之工,輪、輿、弓、廬、匠、車、梓。
2.出自《孟子·滕文公下》子如通之,則梓、匠、輪、輿皆得食於子。
3.
飲器。
1.出自《禮記·曲禮上》器之溉者不寫
4.
印書的雕版。因雕版以梓木為上,故稱。后泛指制版印刷。
1.出自《志雅堂雜抄·書史》其后又欲開《戰國策》及蘇東坡詩,以海陵顧注為祖,而益以他注,未暇入梓,而國事異矣。
2.出自《刻沛言序》今持以付諸梓者侈矣,然與《大風歌》數語孰雄也?
3.出自《兩般秋雨庵隨筆·陳小魯》小魯好以俗語、俗字入詞。余付梓時,悉刪汰之。
4.出自《吹網錄·胡注失收考異》茲取失收諸條全文,錄記如左,以待后之重梓《通鑒》注本者,依次補入焉。
5.
指兒子。參見“橋梓”。
1.出自《尚書大傳·梓材》橋者,父道也;梓者,子道也。
6.
故鄉的代稱。參見“桑梓”、“梓里”。
1.出自《志異續編·家譜》其孫某甲,回梓祭掃墳墓。
7.
古地名。在今四川省三臺縣一帶。
1.出自《續資治通鑒·宋仁宗寶元二年》癸酉,以益、梓、利、夔路饑,罷皇子降生進奉,從韓琦請也。
8.
姓。春秋魯國有梓慎。見《左傳·昭公十八年》。
1.出自《通志?氏族略四》梓氏,魯人夫梓慎之后也。
9.
木名。紫葳科,落葉喬木。葉子對生或三枚輪生?;S白色。木質優良,輕軟,耐朽,供建筑及制家具、樂器等用。
1.出自《詩·鄘風·定之方中》樹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
2.出自《搜神記》宿昔之間,便有大梓木生於二冢之端,旬日大盈抱,屈體相就。
3.出自《本草綱目·木二·梓》按陸佃《埤雅》云:梓為百木長,故呼梓為木王。蓋木莫良於梓,故《書》以《梓材》名篇,《禮》以梓人名匠,朝廷以梓宮名棺也。
4.出自《文匯報》梓木高而直,故似桅桿也,漢帝以梓作棺名曰“梓宮”。
5.出自《說文?木部》梓,楸也。
1.謂駿馬奔馳飛騰。
1.兇狠暴虐的人。
1.古代武官名『有驍衛將軍,東漢改為驍騎。晉領營兵,兼統宿衛。南朝梁置左右驍騎。隋改置左右驍衛府,為禁衛軍之一。唐宋因之,而去"府"字,設上將軍﹑大將軍﹑將軍等官。金元皆無。參閱《通典.職官十》﹑《續通典.職官十》。
1.勇猛威武。
2.勇猛威武的人。
1.勇猛狡黠。
1.勇猛向前。
1.勇猛雄武之士。
2.勇猛威武。
3.古代禁軍組織名。
1.猶馬戲。
1.六朝時對驍騎將軍和游擊將軍的并稱。
1.勇猛強壯。
1.驍勇的士兵。
1.夜晚和早晨。
1.夜間的行程。
1.見"宵床"。
1.亦作"宵遯"。
2.乘夜逃跑。
1.見"宵遁"。
1.壞人;盜匪。
1.夜半。
1.夜間的烽火。
1.見"宵衣旰食"。
2.借指帝王。
3.猶日夜。
1.夜談。
1.夜間的風聲。
1.夜間發光。
2.指月亮。
1.夜間聚會。
1.謂昏黑。
1.夜間渡水。
1.謂軍隊夜間潰散。
1.即銷金帳。宵借作"銷"。古代一種裝飾華麗的絲質帳子。
1.穿著錦衣夜行。喻顯榮而不為眾人所知。
1.夜氣。
1.在某一特殊時期里,由掌權者下令,禁止一般人員及車輛夜間通行。
1.夜間警戒。
1.謂軍隊夜間潰逃。
1.謂相似的事物。宵,通"肖"。
1.劍名。
2.泛稱劍。
1.指代夜間。漏,古計時器。
1.夜晚。
1.夜眠;夜夢之中。
1.夜間迷路。
1.猶小民。普通老百姓。
1.夜間明亮。
2.傳說舜女名。
3.一種傳說中夜間能發光的草。參見"宵明草"。
1.傳說夜里能發光的草。
1.夜間游樂。
1.指月亮。
1.指夜里的燈。
1.指貧窮落后的地方。
1.小人;壞人。
1.猶日夜。
1.夜間住宿。
2.夜間住宿之處。
1.夜間打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