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書〉高峻;高出一般。
2.
副詞
非常,極。
3.
形容詞
〈方〉優異;好。
4.
名詞
(Zhǎn)姓。
1.
亦作“嶃”。
2.
方言。好。
1.出自《擬〈浪花〉》他看中了一種印花的洋布,做孩子們棉衣的面子是很“嶄”的。
3.
程度副詞。很,特別。
1.出自《變天記》他喜出望外地揪掉嶄綠的瓜蔓,將瓜抱在懷里。
4.
通“鏨”。參見“嶄鑿”。開鑿;挖掘。
1.出自《文選·木華〈海賦〉》啟龍門之岝??,墾陵巒而嶄鑿。
5.
高峻;突出。參見“嶄絶”、“嶄崒”。
1.出自《登廬山》詩嶄絕類虎牙,巑岏象熊耳。
2.出自《感懷》詩騫騰立奇石,嶄絕瞻危亭。
3.出自《稍遍·讀彭禹峰先生詩文全集竟跋詞卷尾》詞自古穰城,從來宛葉,嶄絕夸形勢。
4.出自《遷陽亭》詩瑤磵夐嶄崒,銅山郁縱橫。
5.出自《游嵩山寺寄梅殿丞書》道徑差平則腰輿以行,嶄崒斗甚則芒??以進。
1.形容極度疲倦無精神。
1.帽名。清時伍長﹑壯丁戴的特制的綿帽。
1.天子巡幸或大軍出征臨時所立的廟。
1.謂追逐名聲。
1.指文字或詩文。
1.巡察樹木。
1.出行使用的帳幕。
1.比喻將近晩年。
1.指翰林學士。唐時翰林院設于宮中,因名內署〔林學士供職于內署,故稱。
1.出行時所帶的錢袋。
2.借指出行時所帶的錢。
3.行李。
1.品行與才能。
1.在泥路上行走。比喻處世凡庸。語本《左傳.襄公三十年》"以晉國之多虞,不能由吾子,使吾子辱在泥涂久矣。"
1.倒行逆施。
1.經歷的年歲,指當時年齡。
2.指將到的年齡。
3.流年。舊時星命家所謂某人當年所行的運,亦稱"小運"。
1.次女。
1.舉行驅除疫鬼的儀式。
1.謂下發令牌或公文。
1.舊俗,結婚前男家往女家致送彩禮。
1.指廚房。
2.特指旅途中的廚房。
3.指所傳送的食品。
1.傳送烘烤的獸肉。
1.行杯。柸,同"杯"。
1.亦作"行辟"。
2.行為邪僻。
1.進行欺騙。
1.猶行劫。
又稱行掃描頻率”。電子束每秒鐘在水平方向掃描的次數。頻率愈高,圖像的清晰度也愈高。按中國電視標準,行頻為15625赫,即每秒鐘掃描一萬五千六百二十五行,掃一行的時間為64微秒。
1.下聘禮。
1.居家事佛的老婦。
1.寺院中的仆役。
1.見"行鋪"。
1.猶言活的宗譜。指唐李守素。因其精于譜學,故稱。
1.出行的日期。
1.行走的馬。
1.下棋。
1.乞討。
2.佛教語。謂僧人托缽以求布施。
1.道教語。指呼吸吐納等養生方法的內修功夫。
2.中醫指輸送精氣。
3.指使氣血暢通。
4.指行文氣勢。
1.即行氣。
1.指國君出行時所用的行裝器物。
1.道路。
1.行于前列。
1.舊時高利貸的一種。亦借指借債人。
2.打雜的傭人。
3.使錢,用錢財行賄。
1.處置;發落。
1.戲曲演員根據字的四聲調值,句﹑字﹑音節的旋律運用聲腔。
2.指唱腔。
1.進行搶劫。
1.取巧。
1.將要。
1.偷盜。
1.旅行用的箱子。
1.能行走的獸類。比喻行為卑污的人。禽,獸類的總稱。《管子.立政》"道涂無行禽,疏遠無蔽獄,孤寡無隱治。"尹知章注"無禽獸之行。"郭沫若等集校引黃震云"'道涂無行禽',指人言之,謂其為能行之禽爾。"一說指路上的囚徒。禽,猶囚。參閱清俞樾《諸子平議.管子一》。
1.指廁所。因其穢污當常清除,故稱。
市面上商品的一般價格。也指金融市場上利率、匯率、證券價格等的一般情況摸~丨熟悉~丨~看漲。